成本壓力依然存在
粗略看了已公佈二○二四年業績的兩家博企財務報表,感覺比想像中好一些。更為驚喜是,背負太多包袱的澳博,可以一舉扭虧。在此之前,我認為澳博需要用較長時間處理問題,最快到二○二五年後才可扭轉虧本局面。
我曾在專欄說過,現時澳門博企的經濟效益遠遠不及過去風光時期,主因成本壓力沉重,難言輕鬆。到今天為止,我依然保留這一看法。雖然澳門博彩業的復甦遠比其他行業快,而過去一年博彩毛收入亦有不錯的升幅,但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以及規模效益仍未達到理想,博彩業的總體利潤仍然未達到預期。
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各博企必會在市場拓展方面投入更多。以剛剛扭轉虧本的澳博為例,二○二四年博彩收入二百六十八億四千六百萬港元,比二○二三年的二百億五千九百萬港元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三點八,但二○二四年市場推廣開支高達五十億七千二百萬港元,比二○二三年市場推廣開支三十八億二千五百萬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二點六。由此可知,各博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仍需花大成本來拓展市場,以保持應有份額。當然,面對市場推廣成本無法降低的情況,各博企對行政及人力成本控制更為嚴謹,以期達到節流的效果。例如澳博,在二○二四年收入增長百分之三十三點八的情況下,經營及行政開支僅為九十六億五千五百萬,只比二○二三年的八十八億三千八百萬增加不到百分之十。
若要提高經濟效益,不外乎開源和節流兩種方法。二○二五年,澳門經濟依然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故博彩業短期內難有大幅增長,各博企只能通過節流方法,例如通過賭檯、辦公智能化等方法來化解成本不斷增長的壓力,以期取得更佳的回報。
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