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物至盡與可啦思刻
方大同的每張專輯我都很喜歡,最先入坑的,卻是他的第五張錄音室專輯《Timeless 可啦思刻》。可啦思刻,即classic的音譯。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永恆,而非不變,像莎士比亞筆下的戲劇經典,可以無縫替換成非洲草原或日本戰國時代的背景來演,被無數人搬演了幾個世紀,仍深具活力、新鮮。音樂也一樣,唱下去奏下去,某些東西就一直存在,不滅。
《Timeless 可啦思刻》是翻唱大碟,但每一首都被大同演繹出新生命。許多人搞不清“致敬經典”和“消費經典”、“夢幻聯動”和“抽水”的天壤之別。大同這張專輯之所以讓我刮目相看,在於他以優雅得體之姿,展現超越經典的創造力,粵語歌、國語經典、美國流行樂、墨西哥民謠、R&B、ballad謠曲、慢板抒情爵士一一轉化,舉重若輕。整張大碟聽下來,如甘泉中的新泉眼,使經典更壯大不竭。
樂迷對方大同的萬分不捨,在於他的才華,更是捨不得他的真誠。
一隻被主人力捧成網紅的狗都有性格定位,隨時大哭大笑的所謂真性情造作得可憐,置身這個“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人設屢屢崩壞之世,這個老是在“覓至善”的人(I always try to find the best in people),殊為難得。
人如此,物如此。器物的奧義其實簡單不過,留下真正想要、能陪伴自己很久、可以讓它充分發揮潛能的,像柳宗理的不鏽鋼鍋,像方大同的歌。能被時光留下來的都是生命的饋贈,每享用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就是最美妙、一期一會的Timeless 。
再去聽一遍《可啦思刻》吧,學習大同予經典活力、尊重、永恆;上網去看看他用了十五年、快要散架才退休的錢包吧,學習他惜物至盡的極致美感。有些人的豐功偉業不過打砸搶燒幾座礦,有些人的生活碎片全是人性之光。
卡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