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會也“卷”
在外旅行時,不經意間路過中部地區的某偏僻村莊,赫然發現路邊矗立的“某某村草莓採摘節”的巨大匾額……驚歎現在的節會文化滲透力之強,連村一級都發起節會活動,難怪鎮、縣(區)、地(市)、省幾乎每級每年都會舉辦名稱各異的節會活動。
應該說,節會曾經一度是聚集人氣、推銷產品或服務、傳播物產地名、活躍地方經濟的有效形式。一些地區從節會活動中獲取明顯收益,既有資本投資的流入,又有揚聲顯譽的效應。於是,效仿之下,各種節會如雨後春筍噴薄而出,有以各種花卉命名的節會,如桃花節、梨花節、桂花節、棗花節;有以各種果實命名的,如草莓節、枇杷節、鳳梨節、獼猴桃節;有以各種物產命名的,如海參節、江鮮節、蘑菇節、茶文化節……還有以地方風情或傳說命名的,如七夕情人節、牛郎織女文化節、梁祝文化節、觀蝶節。總之,多如牛毛,不勝其數。
如果說早期節會活動成效明顯的話,隨着各地節會活動越辦越多,觀賞者資源漸見稀缺,過往節會時人山人海的場面不再,即使是動員之下,仍然難免冷清。與此同時,節會的收益與成本越來越不相匹配,投入成本高,收益小,不少地方出現“辦節辦虧”的現象。對此,有的地方提出“勤儉”辦節會,也有的地方提出“創新”辦節會。
實際上,舉辦節會的“收入努力比下降”,是典型的“內卷”現象。一如教育領域內,家長們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惜代價地迫使孩子們輾轉於各類課外補習班,由於人人皆補,結果大家的水準仍然相似,從而導致“教育內卷”。
因此,在“萬物皆卷”的時代,對於舉辦節會,不是想方設法地“創新”或“節儉”,而是如何避免“內卷式”競爭,檢討資源在有限條件下某些節會舉辦的必要性,以免社會資源的虛耗。
婁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