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現的本末
萬物之美都應憑五感去直面,才能真切體會到從實相的軀體認知轉換成無相的腦電波後直達靈魂的震顫。
所以,無論是風景、音樂、畫作、建築、雕塑……抑或是人,抑或是物,直面才能閱覽到文字裡諸多的形容與描述。譬如一個人從未走進過古刹,就難以懂得那隔世的寧靜、幽寂的平靜、曠達的茫然、充實的空虛……那種在家中、街頭、職場絕不會發生的、不足為外人道的心境,許多人都曾在踏進某個古刹或者教堂時萌生過,彷彿在塵世中有繃緊的弦,入了萬民朝拜的聖地,就驀然消融了。人們常言“情不知所起”,而在人們神魂寄放之所,鬱不知所終。
這就是環境對心境的影響。每個環境都有自己的“場”(氛圍),置身其中,與之共振,就會被影響。這種“場”發揮在聽覺,成為音樂可以為人理療,成為噪音可以令人破碎;發揮在視覺,可提升審美,規避醜惡與危險;發揮在嗅覺,可醫人疾病、怡人肺腑,也可令人窒息絕望;發揮在味覺,嘗的是酸、甜、苦、辣、鮮、鹹各種滋味,品的是色、香、味糅雜在一體的辰光;發揮在觸覺,是冷、暖、濕、糙、滑、軟、利、燙……但凡無害無妨,這些“場”促成人們更深的興味,那個興味就是“品”——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啜吃,辨別滋味,享受滋味。
遊歷名山大川,品的是逾年歷歲的風流雲散。觀覽博物館,品的是獨具匠心的歷史工藝與歎為觀止的創作力。經歷各色人物,品的是世情百態終至覺悟……人活一世,每分每秒無所不可品。
那些觸手可及、日常不變的,普通到再也不能普通的物、事、人,有什麼可品?
這便是“境”來轉換“場”了,心境轉換現場。環境是固定的,心境卻是可調節的,以物外之心看方內之境,入目一切皆可品,只不過,這般品出的滋味最終是囿於環境還是超以象外得其寰中,便仰賴各人心境修養的功夫了。
(顯現系列 · 四)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