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和“臉譜化”
有句古語云:“以貌取人,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它是指——判斷一個人的品質好壞,不能光靠外表。
可是,在我們的傳統戲曲裡面,卻有角色“臉譜”的嚴謹規定。傳統一直受到遵守,不能有違。比如說:花臉角色中打白灰色底的,都是被歸為奸雄一類,如曹操;開赤色臉的,便多歸於忠義一族,如關公是也;黑色打底、內內發光的,鐵面無私的包公是也;塗上花斑和紫黃色的,叫做“二花臉”,多屬於副手禆將;“白鼻哥”是丑生,以反派爪牙走狗為主;但也有戲中把底層奴僕(並非邪惡者)歸入此類。戲中如有鬼魂出現,便在頭上披白紗覆蓋,走動起來飄飄然的,表示這個角色是隱身的……如此這般,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定性角色性格的定律。而觀衆也漸漸受到了潛移默化,接受下來,把這種人物臉譜的設計,看成一種觀戲投入的初步,一種愛憎分明的提示。
當然,“臉譜”這種人物定性手法,有其一定的藝術傳統,也為群眾所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加多一個詞在後面,變成“臉譜化”,那就值得硏究,可能走向公式化、簡單化了。
在我們的文學藝術範疇內(特別是在劇本、小說創作這一個領域),“臉譜化”的人物刻劃,往往是貶義詞,相當於千人一面,衆口一詞。作品中只要是領導,就是一副命令指示腔;走路昂首闊步,一揮手也要講究用多少角度,望哪個方向;英雄身中十幾二十鎗都不死,還可以叫口號……這些都會妨礙了作品的眞實性、感召力,令人物欠缺了溫度和血肉。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