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散策人間)仙樂飄飄處處聞
聯賀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
敬賀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
茶聯一束憶唐志堅校長
趕回家
(二弦)“硬銷”宣傳
(斷章寫義)親師同行
(聲色點擊)一場可以燒熔金屬的野火
(杏林外史)秦王中毒案探秘
(古今亂炖)潘金蓮的語言修養從哪來?
(宇宙園丁)菩提本無樹
(筆雯集)一疫不見 已隔三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8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筆雯集)一疫不見 已隔三秋

冬春軒

一疫不見    已隔三秋

    接到澳門日報創刊六十五周年作者聯歡餐會的請柬,一時為之悲喜交集。先說喜,喜的是難得一叙,亦難得一醉。在平時,老友見面往往“雞啄唔斷”,閑話連篇,何況是作者聯歡,正如粵俚說的“燒豬頭——熟口熟面”。酒過三巡,你過枱來勸飲,他也迴環到別席聊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借用劉禹錫名句,也許有些失當,不妨把“鴻儒”易作“格仔佬”、“格仔女”,庶幾近矣。

    既是喜,又何來悲?說來話長。《詩 · 王風 · 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采葛〉,是一首極言相思迫切一種情緒之比喻詩。詩共三章,曰:“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曰:“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采葛〉是該詩的首篇,其餘是采蕭、采艾,詩人自屬同一階級。而我們相叙,亦同屬《澳報》筆友,感同〈采葛〉。後人把詩句稍易,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想:文人多大話,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實在誇大,但在真實環境中,應是“一疫不見,已隔三秋”。這話珍珠冇咁真,由於疫情需戴罩,不便吃飯;也由於疫情,有司下令限聚,數口之家,亦須隔離。撫今追昔,已隔三秋。

    歲歲重逢,今又重逢。然而昔日曾經是同一席的,或他席的一些筆友良朋,亦已駕鶴,輟筆而歸道山。每念及此,寧不悲酸?他們的離去,可以說是歸咎三年的疫情,其可奈何!

    龔自珍詩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深信此話不假。這些“春泥”必將落在《新園地》的土地上,令今後的繁花錦簇綻放得更艷麗,更芬芳。

    冬春軒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