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散策人間)仙樂飄飄處處聞
聯賀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
敬賀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
茶聯一束憶唐志堅校長
趕回家
(二弦)“硬銷”宣傳
(斷章寫義)親師同行
(聲色點擊)一場可以燒熔金屬的野火
(杏林外史)秦王中毒案探秘
(古今亂炖)潘金蓮的語言修養從哪來?
(宇宙園丁)菩提本無樹
(筆雯集)一疫不見 已隔三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8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散策人間)仙樂飄飄處處聞

波 本

仙樂飄飄處處聞

    小時候媽媽曾送我一個大玻璃瓶,教我每當遇到快樂的小事時,便寫在紙條上,放進瓶子裡。不開心時,可以從瓶裡抽出一張紙條,回想那些快樂的事。前些日子看到這個瓶子,忽然好奇有甚麼事會讓兒時的自己感到快樂。打開其中一張紙條,看完後不禁失笑。原來在沒有巴士報站應用程式、沒有手機的年代,順利在陌生的地方搭巴士回到家,便是一件值得快樂的事。

    著名經典音樂劇《仙樂飄飄處處聞》近日在澳門上演。兒時聽着劇裡的歌曲學英文,喜歡把音樂符號變成一道金黃色晨曦、茶與果醬麵包的“Do Re Mi”,喜歡旋律溫柔和“雪絨花”。如今重看,更喜歡的是“我喜愛的東西”。小貓的鬍鬚、暖烘烘的毛手套、月下展翅的野雁、奶油色的小馬……小時候大概也可以這樣,不假思索地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如數家珍。

    然而長大是不斷探索新事物的過程,不斷以“習慣”取代“新奇”,不斷發現自己的喜惡,又不斷因為更易於被厭惡淹沒,而無暇記住自己所愛。於是漸漸地,對快樂有些疲勞,覺得曾熱衷的喜好過於幼稚,對曾經感到稀奇的事物,認為也不過如此。長大,是會明白上校因為妻子死去而一度封閉內心,懂得他唱“雪絨花”時的哽咽,也會因為修女們最後在黑暗中高歌“攀越群山,涉過溪澗,追隨彩虹,直到找到夢想”而眼眶發熱。

    長大還會可能經歷“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自己喜愛的東西”。但總有一天,當試着用心數時,會數到第一件、第二件。之後就像雨後春筍般,會想起曾經喜愛的許多事物,會想起其實喜愛與快樂,可以簡單如Do、Re、Mi。也會驀然發現,原來能細數自己喜愛的大小事,是一件療癒的事。原來這個世界,並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糟糕。

    波    本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