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散策人間)仙樂飄飄處處聞
聯賀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
敬賀葉嘉瑩先生百歲華誕
茶聯一束憶唐志堅校長
趕回家
(二弦)“硬銷”宣傳
(斷章寫義)親師同行
(聲色點擊)一場可以燒熔金屬的野火
(杏林外史)秦王中毒案探秘
(古今亂炖)潘金蓮的語言修養從哪來?
(宇宙園丁)菩提本無樹
(筆雯集)一疫不見 已隔三秋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親師同行

鏏 而

親師同行

    家長、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可以用等腰三角形做比喻:學生是頂點,家長和教師是底邊的兩個點。底邊越長,頂點越低;底邊越短,頂點越高。說明家長和教師距離越遠,學生的發展水平越低;家長和教師的距離越近,學生的發展水平越高。這種共同的願景是構成家校合作、親師協同的基礎。

    【摘自:〈現代教育制度需要家校合作〉,趙剛,中國發展門戶網,二○二三年七月二十七日】

    “家校合作很重要。”這是現代教育的共識,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不容易協調。有時候,學校是權威的象徵,所謂的家校合作往往就是家長追着學校跑,最常見的問題是教學責任下放,家長成了學校的小老師,單純只是促督孩子符合學校的要求,無法完成作為家長的基本職能。另一種情況,則是沒有受過教育專業培訓的家長,以“想當然”的角度,批評老師的教學方法影響教學效能。

    早前參與“中華民族家風家教傳承發展展覽”論壇,趙剛老師“等腰三角形”的比喻給了我新的啟發。首先,家校要有平等互信的關係,雖然“家長和教師距離越遠,學生的發展水平越低;家長和教師的距離越近,學生的發展水平越高”,但距離太近,頂點太高,三角形便容易站不穩。若然家校連成一點,沒有分工,那就根本不成形了。

    這個比喻的“頂點”也告訴我們,學校和家庭應有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並確保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學校和家庭之間需要開放溝通、密切合作,以確保孩子在學校和家庭環境中得到一致的訊息和支持。同時學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參與孩子的教育活動,例如:家長志願者參與學校活動、學校組織家長工作坊等,形成三角形的協同效應。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