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7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地方風味)旋吃旋做
(散策人間)廚房以外
(二弦)小人物與大時代
(斷章寫義)從成長本質看青少年閱讀
(聲色點擊)一生只擇一事——戲
(杏林外史)金門“番薯王”亡故之謎
(古今亂炖)江南無錫賞杜鵑
(宇宙園丁)孤島與花園
(筆雯集)道之以德 齊之以禮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5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散策人間)廚房以外

波 本

廚房以外

    “煮飯”這件事,不只發生在廚房裡。因為近年雙親動輒旅遊一個月而給妹妹煮飯,以及遇上喜愛煮飯的另一半會一起嘗試新菜式,最近進入街市買菜的頻率很高。但街市這個空間,儘管有着可愛溫暖的人情味,也曾是我童年時覺得害怕、壓抑的地方。

    小時候,每次跟着長輩去街市,就像上演一齣“街市驚魂記”,時而被剛運到街市門口成堆籠子裡的活雞嚇到,時而與躺在冰上的魚眼睛對上視線,時而從沒頭沒尾卻仍扭動着的魚軀體上嗅到血腥味,時而被撈上水後缺氧掙扎的魚濺濕。那是充滿活物、瀕死之物與已死之物的地方。也是一個把已死之物通過去掉皮毛與鱗片和斬砍骨肉塊件、分類與買賣、讓人忘記牠曾是活物的地方。

    在小學的作文裡,我曾把街市裡的魚形容為“死不瞑目”。一次媽媽請我替她把魚從雪櫃拿出來時,我得半閉着眼睛,先用布蒙住魚眼的位置,才敢把魚拿出來。如今回想,大概比起害怕殺戮帶來的血腥,更令我不安的,是這個空間裡不斷上演一個生命從活着到死去的過程,而我仍不得不承認,自己喜歡吃魚吃肉。只是我也同時明白,作為非素食者去哀悼街市裡死去的動物,並非偽善。我清楚這些食物的生命原貌,明白牠們成為食材前經歷的痛苦,也知道自己未能“完全道德一致”地成為素食者,但對於“肉不是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塊肉,它曾是一個牠”,我牢記在心。

    比起在餐桌上進行道德審判,更重要的是對於飯桌上的菜餚抱有感恩與珍惜的心。廚房以外,要知道飯桌上的蒸魚、炒雞肉、滷豬肉、煎牛扒、燒鴨與烤雞的生命原貌,去明白這些食材進入廚房前經歷的過程。但當然,也要用心感受廚房裡煮食的人所花的心思與汗水。

    波    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