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偉大在哪裏?
在夔州(今天重慶市奉節區),在都督柏茂琳照拂下,杜甫管理四十頃公田,過了兩年儼然小地主的生活。兩年後,繼續乘船東下,準備去潭州(今天湖南省長沙市)投奔親戚。由於貧病交迫,杜甫死於岳陽至耒陽的小船上,終年五十九歲。
杜甫的一生,為官時間前後不過兩三年,實職止步於八品。比喻官職低微,有七品芝麻官的說法,杜甫比芝麻官還低一品。後來在成都幕府做參謀時,嚴武替他申請了個檢校(掛名)的官銜,叫做工部員外郎(相當於今天建設部副司長),算是個六品官。詩聖杜甫,堪稱齎志而歿。用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話說,杜甫的一生是“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以世俗的標準,官職不足以令人敬畏,財富不足以令人羨慕,杜甫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大唐是令後代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朝代,但也難免有李白詩句所揭露的黑暗,“金珠買歌笑,糟糠養賢才”。杜甫詩名很大,他可以自豪地對兒子說“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但詩名這東西,寒不能衣,飢不能食——那時根本沒有稿費、版稅的說法,一文不值。充其量,能得到一些真愛詩、能懂詩的人幾句口頭的讚揚,遇到那些狂妄的後生,收斂一點的“當面輸心背面笑”,放肆一點的當面貶斥也是可能的——不然杜甫也不會憤然撂出“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樣的狠話。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杜甫的“詩聖”美名,來自他死後的文學史家,來自千百年後的文學史教科書,桂冠屬追贈性質。文學史家、文學教科書之所以追贈杜甫“詩聖”的桂冠,一般認為是因為他詩歌寫得好,好到無人能及。
(四之三)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