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十五年前的粵澳關係談起
十二月,粵港澳三地的社科專家聚首在美麗的羊城,參與這個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又充滿時代活力的學術品牌活動——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
追溯歷史淵源,回到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澳門社會科學學會黃漢強會長等前輩組織澳門學者,來到廣州進行了四天的學術交流,訪問了多個學術機構,並聯合舉辦了“澳門社會科學學術交流會”。穗澳學者以澳門回歸過渡為核心,探討相關研究的經驗和成果,開啟了穗澳兩地社科學界交流的大門。很快,廣東省社科聯便與澳門社科會於一九八八年四月初,也是在廣州,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協商,明確了“粵澳關係研討會”的學術名稱,以及兩單位負責組織、每年輪流在粵澳舉辦會議的恆常機制,至今已三十五個春秋。
這個學術品牌也因應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二○一三年,在省社科聯的推動下,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及澳門基金會強勢加入,開拓了“粵港澳學術研討會”的新里程,壯大了隊伍和擴大了研究範疇。不久,隨着國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合作的理念,又以“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作為新的亮麗名片,賦予了新時代的使命,在新的平台凝聚學者,加入生力軍,產生出豐碩的成果。
這三十多年的滄海桑田,或許不亞於百年的變化。我們見證了改革開放、港澳回歸祖國、CEPA、大灣區國策等高速發展,更親歷了國家邁向富強。
粵港澳學者都是同步參與,當中的許多研究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如橫琴開發與利用、基本法起草和實施、港珠澳大橋的興建方案,回歸後的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歷史文化等議題都成為研究對象,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建議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採納。不少理論的成果為加強粵港澳合作,推動實踐發展,服務三地經濟社會建設,以至對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十多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既漫長又匆匆的歲月,今天我們站在當年出發的地方——羊城,這無疑已是個全新的起點和高度,立足大灣區的領地,以“中國式現代化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展開討論,具有特殊意義。中國式現代化理念涵蓋了人口規模、全民共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這五大方面,是國家高瞻遠矚、推進人類美好的遠大國策。中共中央、國務院於二○二一年九月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以及《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為粵港澳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剛剛在十一月,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出台的“數字灣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為實踐灣區居民“生活通”打開了廣闊的大門。
誠然,當中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索和反思,如大灣區民眾的文化共融、澳門青年如何融入國家大局等,這些議題的研究肯定是我們學者新的擔當和責任。本次會議三地學者反應熱烈,大會共收到論文一百一十多篇,收錄發表四十二篇,喜見專家學者提出很多政策性建議,有法律、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文化、教育、生態等,凝聚和彰顯着我們社科界的智慧和光芒,期待大家在會議上發表和交流。
(註:本文為“二〇二三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開幕致詞。)
楊開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