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6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海角片羽)編輯這行當
(老陳尋味天下)新花清湯牛腩
(山谷小島通信舍)記憶生命館
(四方聽音)依靠
(衆藝館)個人與社群
(時光迴輪)狂風吹拂
(胭脂齋)少食多福
(旅情)出海
(筆雯集)消毒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海角片羽)編輯這行當

賀越明

編輯這行當

    內地一份文史名刊的主編退休,我和滬上幾位作者相約與他餐敘。開席後,除了慶賀他從此有大把時間靜心著述之外,都不約而同地關心主編之位誰來接班。據說現任副主編明年中也屆齡退休,為長久之計,還得另外物色。卸下擔子的這位是名校歷史學系高材生,畢業分配到文史研究機構,從編輯一直做到主編,兼有副局級職務和編審職稱,前後四十年。說實在話,能夠接替的主編人選,一時半會恐怕很難找到。

    上世紀美國《時代》周刊創刊十周年之際,時任總統約翰 · 肯尼迪致賀詞稱道“偉大的雜誌都是其主編身影的延長”,後來為傳媒界廣泛引用。這句名言揭示的主編與雜誌的關係,也被中國現當代幾種著名期刊的成功所驗證。從現狀看,雜誌的編輯和其他行業一樣,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領軍的人才太少。

    編輯這行當,專業性頗強,倘有人才的話,必定在編輯群體裏成長並顯露出來。今年初問世的《出版的正反面》一書,將編輯由低到高分為六個等次:第六等編輯,“他們看不懂稿件”;第五等編輯,“能看得懂稿件,但是對於稿件好壞優劣不能做判斷”;第四等編輯,是“稱職”,“知道稿件的好壞”;第三等編輯,屬於“比較優秀”,“不但知道稿件好壞,而且能將稿件編得更好”;第二等編輯,當然“更優秀”,能夠策劃高質量的選題,是出版單位的棟樑;第一等編輯,堪稱“真正頂尖的編輯”,能夠實現選題從無到有、化無為有,可以源源不斷地創造新的出版產值。該書作者徐海是資深出版人,“六等編輯”的區分出自其多年觀察,可謂真實和準確。而且依我看,這個描述不限於圖書編輯,也大體適用於雜誌甚或報紙編輯的基本狀況。毫無疑問,包括雜誌或其他出版物在內,編輯主任、副主編乃至主編,需經過實踐的積累才具有二等、一等編輯的才幹和水平。

    雖然通稱編輯,細分起來崗位卻不少,有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和時事周刊,也有新媒體如門戶網站、專業網站等,還有自媒體如微博、公眾號、視頻和音頻等,所包含的無論文字、圖片、影像、音樂和動漫,在被受衆接觸到之前,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編輯這道工序,哪怕是業餘自我摸索的。如此龐大的編輯群體,自然需要涵蓋各類編輯的專業教育體系。早前,新聞傳播院系僅有報紙或新聞編輯課程。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家教育委員會因應出版界的需求,批准在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增設書刊編輯專業,北大設於中文系,復旦放在新聞學院。這個新專業克服無師資、無教材的困難,培養並向出版單位輸送了幾屆畢業生。北大的情況不了解,復旦的數年後被撤銷,原主管副院長稱之為“曇花一現”。好在後來編輯出版升格為一門學科,許多高等院校都設此專業,歷年來培養出上萬名本科生和碩士生,加入了相關行業的編輯行列。

    按道理,能端上編輯這個飯碗的,不會是純粹的外行,即使非編輯專業出身,至少也受過高等教育,為何仍有所謂四、五、六等的編輯呢?這涉及的是各人的修為。篇幅有限,容當另文再談。

    賀越明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