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6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海角片羽)編輯這行當
(老陳尋味天下)新花清湯牛腩
(山谷小島通信舍)記憶生命館
(四方聽音)依靠
(衆藝館)個人與社群
(時光迴輪)狂風吹拂
(胭脂齋)少食多福
(旅情)出海
(筆雯集)消毒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8月1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衆藝館)個人與社群

踱 迢

個人與社群

    其實“紀錄劇場”這個名稱在各地華文劇場間流行之前,澳門已出現了不少在劇作中呈現真實素材的演出。其中包括大量自傳式的表演,自回歸開始隔不久就有一齣上演,當然大部分運用“紀錄劇場”作創作方法的團隊,都特別強調個人的口述材料與社會環境、歷史發展之間對照與對質,不管這些是口述材料是訪談記錄還是演員個人經驗的展演,它凸顯的是被邊緣或抑壓的經驗或觀點。

    近十年來,這種以個人經驗為主軸的演出也有不少,例如鄭冬策劃及執導,分別由資深演員林偉彤和陳世平演出的《水藍拾記》和《水岸街童》,劇中所講的是個人成長和家族史,然而同時在演出敘述中,我們同樣窺見了個人記憶與當下之間的張力,在在都是社區的演變與傷逝。林婷婷的《Made In Macau 2.0》從上一代自內地來澳,再說到她個人的成長史,側寫了“七○後”澳人的身份認同與反思。許國權的《肥C大隻》則在個人疾病史與回歸二十年的社會大事間來回穿梭,嬉戲中有感慨。

    除上述自傳式劇場以外,還有大量跟社區文史、社群經驗有關的劇作,例如即將到香港“社會的戲劇:第三屆紀錄劇場節”演出的《離下班還早——車衣記》,是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結合劇場演出、展覽與出版的一個口述歷史計劃。計劃中訪問了十多位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於製衣工廠工作的女性,從她們的口述記憶中,重構澳門曾經作為“製衣業之城”的歷史,也見證了它的轉型與消失。另一部記憶猶新的是石頭公社去年的《石頭外傳(重演):獻給Frank的相對靜態版》,它表面是一場劇團自成立至今的活動列表朗讀,然而在編年式的敘事當中,負責朗讀的劇團成員會在事件之間講述她的參與記憶,讓我們看到一個劇團與社會發展之間的扣連,以及個人與團體的張力。

    (真實與虛構 · 二)

    踱    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