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狀況
女兒發燒休養,陪在身邊的日子,很像讀大學時的生活——在房間看書寫小說,上網和賀綾聲、小曦打嘴炮,一個晚上好快過去。二十年後,都是在房內,身邊多了一個人,要每半小時量一次體溫,補水、餵藥,還得趕一下工作進度,該幹的事哪怕不在公司還是要幹……寫作和聊天斷斷續續,一杯咖啡、一個菠蘿包,全為了消磨時間,精神上一直提醒自己要保持着悠閒、平靜的心情,眼睛還是禁不住定期往床邊望一望、往手機望一望。這段日子,好像人人都特別容易生病,不管是生病者還是照顧者,經常都會感慨生命脆弱,無力感此起彼落,讀書、寫作、聊天,就是我們這段日子最需要的慰藉和鼓勵。
小曦在聊天時說:“大概沒有人會在死前後悔工作時間太少。”這句話,出自美國前勞工部長Robert B. Reich的暢銷書《賣命工作的代價》,書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講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確實,只有在關係到生命存亡的時候,我們才會重新審視日常生活中各種事情的優先順序、時間的分配,總有些地方好像不太恰當。
前陣子去旅行,帶着手提電腦,每天逛完景點,還有餘力在酒店寫作,工作任務也沒有耽誤。如果不用坐班也能養妻活兒,光是坐在電腦前就可以賺錢,長時間能這樣陪伴在家人身邊,感覺還是挺好的。不過現實就是收入多的工作都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神壓力,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往往需要取捨,每一種選擇都有代價、都有犧牲。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任別人怎樣說、分享甚麼經驗、提出甚麼建議,都未必適合自己的家庭。建議說不上,但疫情三年讓我明白,最需要我們的、我們最需要的,似乎還是家人。人到中年,甚麼事該傾盡全力,甚麼事應量力而為,應該要搞清楚了。
陸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