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
不算偶然,連我都發現自己未免太常寫到清明節了,原因無非是我一點都不懂清明節。
最近女兒學校的作業主題,全是認識傳統節日。對於特殊孩子來說,與吃有關、有禮物、有具體“吉祥物”的節日比較好教,至於那些習俗上沒甚麼可現行賄賂的,家長可就頭大了。例如復活蛋總是比較好記,可是耶穌在十二月才出生,四月來又受難又死,死後還得復活,一生可忙着呢,要怎麼跟認知落後的人談這個?“嗯……”就如同唸口訣背金句一樣,暫時先到此為止,放下吧施主。耶穌復活後都不執着,我何必偏來執着呢。
清明節的教育想必是經年的,原本計劃好今年一定帶孩子去,喃嘸一樣教育上香掃墓。二萬個神心撐着傘、拿着大包小包,來到竹林寺門口,腳都跨進去一大隻又一小隻,卻被四周的香燭活活嚇退出來。嗚嘩,有些習俗傳承教育非不為也,實不行也。兩分鐘內我看着大把大把的香頭在女兒旁邊驚險地劃過,人人都誠心向祖先,就是眼尾沒閒餘照看人間其他。城市人口有多為患,廟內香燭也就有多擁擠。朋友說,簡直堪比新年上頭炷香。難怪清明時節巴士上最應節的廣告,是市政署推廣:身後樹葬。回歸自然好,不燃香自然更好。
我有時候搞不懂,究竟是相信祖先庇祐,抑或相反害怕祖先秋後(重陽)算帳?祭祀用品越疊越高,等待化寶的隊伍越排越長,乳豬越來越貴,而清明與重陽,越來越混淆,像一年上繳兩次保護費。
經過一位早逝朋友的“門”前,此地實在不能久留,唯有匆匆而別。反而一跨出寺門時,刺鼻的氣味稍散,眼眶清爽,微雨滋潤,回憶湧起,溫暖和悲傷的情緒同存,倒是真正有空間思念起誰。
祖先呀祖先,我總是希望他們上天國的在天國Happy,沒事就投胎再玩過啦。
www.dawncheong.com
店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