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有重量
以前我很喜歡聽孫燕姿的《遇見》,歌中唱的“向左向右向前看,愛要拐幾個彎才來”總讓少女浮想聯翩。
十幾歲的年紀,我是如假包換的文青,敏感又帶着些許悲觀,在文學作品裡斷章取義,以為愛是易碎的,平淡的生活是導致婚姻走向墳墓的元兇,白頭偕老的愛情佳話,在現實中屬於不敢奢望的事。好在人類有嚮往溫暖的本能,我仍期待與愛相遇。
繼而年歲漸長,我似乎變得淡泊起來,開始接受生命中絕大部分的相遇,都是萍水相逢。相遇一事,由此褪去了浪漫的色彩,甚至不足掛齒。常常覺得,人的這輩子,不只會遇見數以萬計的人,更會遇見各式各樣的城市。都市生存的秘訣之一,就是秉承日本茶道那樣的“一期一會”:主、客鄭重地飲完茶後,便告別於江湖。除了唇齒的回甘,我們與“客”並無其他聯繫,人與人的關係,比飛鴻在雪上留下的爪印還要輕。
君子之交淡若水的交往方式,是都市人不證自明的禮節,為了當更稱職的君子,大家都識趣地保持着社交距離。
自幼多處居住的我,對此早已經習以為常,直至我遇見他,遇見他母親贈予的玉手鐲——相遇是奇妙的,能使原本素不相識的二人,一同創造出穩固、綿延不絕的愛,即使生活被柴米油鹽填滿,身旁亦有人為自己準備暖心的驚喜。在真誠的愛裡,我們願意建立深度的連結,幸福來得自然。
動筆寫稿的今夜,我重新忖度着“相遇”二字的份量。它可以很輕,只是兩次聲帶的震動,一個玉手鐲的重量;它又是沉甸甸的,像厚實的愛鋪滿心房,令遠方的遊子,心有依歸。相遇,不只是用來形容“兩個人打過照面”的詞,更代表了一份惦念和珍重。而且,在經過聲帶的時候,它還是擲地有聲的。
司徒子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