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筆雯集)塗鴉雅曰題詩
(宇宙園丁)秋季不宜多思
(杏林外史)哥舒翰真的半身不遂嗎?
(古今亂炖)在溫嶺尋訪語言學家李榮故居
(聲色點擊)自救
(斷章寫義)精要主義的聚焦
(散策人間)昨日的美食
(二弦)從《三娘教子》說到“忠僕”
(讀書)張愛玲晚年的書寫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4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11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精要主義的聚焦

鏏 而

精要主義的聚焦

    精要主義的聚焦不是只看到一個問題,而是創造一個空間去探索思考,在一百個問題中聚焦於一個問題。

    【摘自:《精要主義》,格雷戈  · 麥吉沃恩著,邵信芳譯,浙江人民出版社,二○一六年四月】

    “我第一眼就認定這是我的愛人”;“我一開始就決定自己要讀這專業”……“從一而終”是很多人對“專精”的理解,然而“專”卻未必是“精”,因為要做到“精”必須要有以下兩個要素:其一是喜歡,能讓我們廢寢忘餐、樂而忘返的技藝或學問;其二是擅長,具有一定優勢的特長。因此,精要主義強調的“聚焦”不是“從一而終”,而是經過多方面探索和思考,最後認定的目標。

    回歸到中國哲學,有點像孔子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引用在育兒方面,我認為家長不妨讓孩子先“博學”,作多方面的嘗試,然後找出孩子的專長和愛好才鼓勵他們“篤志”(堅守自己的志向)。父母可以透過“切問”——懇切地了解孩子的愛好,“近思”——觀察和思考孩子的能力,進行取捨,達至去蕪存菁。作者認為,取捨是人生必要的組成部分,取捨不代表放棄,而是:我想在哪兒幹一番大事業?非精要主義者認為“我必須什麼都做”,生活喪失選擇權;而精要主義者則是“我選擇做”,運用選擇能力去做重要的事。

    原著《Essentialism》的中文翻譯有好幾個,包括:精粹主義、精要主義、精準主義。我個人比較喜歡精要主義,因為精粹、精準和精英類似,當中包含了社會的成功標準。精要主義讓我們聚焦於需要性,每個人認為重要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在選取焦點的時候可以具備彈性,不需要樹立固定的楷模,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優勢中發放亮光,多元的美好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現。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