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報《大公報》和《文匯報》的因緣
香港的《大公報》和《文匯報》,歷史悠久,一向為澳門讀者所熟悉。只要不來強颱風迫使客輪航班暫停,幾乎天天一早到埠,不光政府部門、各大社團、高等院校和圖書館等長年訂閱,眾多報攤、超市、便利店均有零售,讀者群也很可觀。
二○一六年二月,這兩份港報整合組建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運營上有分有合,惹人關注。但坊間也有不解之聲:這兩份報紙,明明各有經歷和傳承,怎能合併成為一間集團公司?
事情雖已過去六年,這類疑竇依然存在,筆者也曾被問及。那恰是因為對這兩份港報的歷史不太了解。實際上,《大公報》與《文匯報》早有淵源,並非毫無關係,絕不相干的。這一點,在報刊史和老報人回憶錄都有記載或述及。
《文匯報》於一九三八年初發軔於上海,當時日軍已攻佔除租界之外的城區。以嚴寶禮為首的幾名職員和報人,決計在租界創辦以英商掛名的中文報,傳播抗戰消息和言論。他們打算集資一萬元,但結果只籌到七千元,篳路藍縷,先天不足。得知這個情況,《大公報》總經理胡政之派人與嚴寶禮洽商入股,注資一萬元。雙方一拍即合,《大公報》成為《文匯報》的股東。不過,以七千元資金開張的《文匯報》,商定將資本金升值為二萬元,佔股三分之二,所以仍為大股東。
《大公報》投資一萬元,對未能成為大股東也能接受,是因為不用現金出資。《文匯報》草創階段,租用《大公報》停刊後留下的辦公室、排字房和印刷間,連白報紙也向該報賒用。所以,《大公報》的投資款,是以《文匯報》租賒的房子和紙張費用抵扣,扣足為止。那時,在《文匯報》排字和印刷的,也是原《大公報》的工人。
更為重要的是,《大公報》與《文匯報》洽商投資入股時附有條件:安排因該報停刊而遣散的採編人員入職。其中,徐鑄成任主筆兼管編輯事務;王文彬任採訪主任兼編本市新聞版;程玉西擔任編輯。尤其是徐鑄成,逐漸在《文匯報》發展史上成為主角。一九三九年《文匯報》為挫敗汪偽當局收買而不得不停刊,他重返《大公報》任香港版編輯主任、桂林版總編輯、上海版總編輯,又因理念、人事因素脫離供職十七年的《大公報》,於一九四六年五月重入《文匯報》任總主筆,隨他先後“跳槽”的同事有郭根、王坪、金慎夫、戚家柱等人。到一九四七年五月,上海《文匯報》被封,第二年徐鑄成代表同仁赴香港,與成立不久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洽商,在當地合辦《文匯報》並任董事、總主筆,直至北上參加新政協。
總括而言,早期上海《文匯報》獲得《大公報》援助,一方面是資金,表現為房子、設備和白報紙;另一方面是人才,輸送辦報骨幹充實編輯力量,有的因此獨當一面,成為靈魂人物。追溯起來,這對香港《文匯報》奠基問世,也有斷續不輟的歷史因緣。
賀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