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感悟)中年人的減法生活
鄉情夢寄
(老陳海外食事)白燒鱈魚與醬油燒鱈魚白子
(山谷小島通信舍)由兒童文學所建立的精神家園
(四方聽音)懷舊之聲
(衆藝館)現實痛癢
(時光迴輪)寫小說
(胭脂齋)碳中和的思考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芝加哥厚披薩
(筆雯集)予之齒者去其角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3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感悟)中年人的減法生活

若 瑜

中年人的減法生活

    人到中年總算活明白了一些,開始給自己做減法。

    年輕的時候,我們習慣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帶進生活裡,不管合不合適,拼命往自己心裡裝;但是人到中年,發現擁有太多,有時會讓我們不堪重負,步履蹣跚。

    手上的工作、伴侶、父母、孩子幾乎把我們所有的時間都擠佔了,哪一樣都讓你無法捨棄。這時舊朋友嘲笑我們太沒有出息了,還不快下樓一起去喝一杯,放鬆一下?受不了這樣的激將法,就去了,發現喝一杯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於是回家翻開孩子的功課,檢查一下,和父母說說話,心裡才踏實下來,所以我們就知道把時間放在哪裡最好。人到中年會發現朋友越來越少,不是朋友不對,不是自己不對,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需要不一樣的陪伴。

    人到中年,除了放進胃的東西、日常必需品外,其他基本不再添置,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身體需要什麼樣的舒適感。家具物件能少則少,原來的衣物舊了,只要購買之前的款式、質地、顏色的衣物就好,不會再花大量的時間逛街、挑選、試穿,也不需要跟風購買。我對人與商品的觀點,就是不反對改善生活的消費,不然經濟怎麼發展?但本質來說,商品是服務人的,要用得舒服。如果你買個東西,含在嘴裡怕化了,拿在手裡怕摔了,那就是這個商品超出了你的消費能力,用不起,不適合你,讓你覺得束縛。人不要在商品社會做奴隸,中年人的生活,東西要少,牽掛不少。

    興趣愛好方面,更欣賞不花費的簡單消費觀。在我看來,健身房遠及不上大潭山的新鮮空氣來得吸引人,特別是傍晚時分,行山一圈後看看山上的景色,真有暮色四合、倦鳥歸巢的意境。為人父母後,大家都知道,陪孩子去圖書館、逛博物館、陪寫作業、陪畫畫、拼積木、看卡通片、看戲劇,其實孩子的東西挺有趣的,尤其是五歲以後的玩具和書籍。關注健康,多看這方面的書籍和資料,了解食物成分,去超級市場採購適合全家老少的食品,以上這些都已佔據了大量時間,但往往是最值得投入精力去做的。

    在城市生活,有時覺得忙碌,有時覺得急促,如果不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便無法得到一個輕盈的身姿,堅定地往前大步走。有時,夜晚看着樓下燈火輝煌,遠處橫琴島上的梧桐樹霓虹閃爍,保持簡單的内心,去欣賞眼前的一片繁華,你會覺得生活在盛世真的挺好的。

    若    瑜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