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陣營與人品
(散策人間)混沌少年時
(二弦)睇“大”戲
(斷章寫義)時光的禮物
(聲色點擊)幸有祖輩的披荊斬棘
(杏林外史)帝王茹素得長壽?
(古今亂炖)文科被削減是禍是福?
(宇宙園丁)一格柏林的黑白負片
(筆雯集)人生自古誰無死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古今亂炖)文科被削減是禍是福?

亞 瑟

文科被削減是禍是福?

    一些大學管理者臨淵羨魚,這會兒才退而結網,想通過壓縮文科、擴大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學科加入時代大潮,實際上已然晚了一大步。不但已然輸掉了本場比賽,注定還會輸掉下一場。科學技術質的飛躍,往往是一個短暫的過程,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的老話,並不適合科技競賽。電腦軟件普遍開放源代碼(Open Source)的形勢下,發展與淘汰出局之間的時間差是以分秒計算的。

    我所理解的AI,是以取代人類在生產勞動中的作用為目標的。換句話說,隨着AI技術的發展,人類參與生產勞動的機會越來越少,閒暇時間大量增加。相比之下,如果以文理科劃分人群,理工科人士被AI取代的概率比文科人士要大得多。文科,因為不切實用,被取代的概率就要小很多——AI產業經營者必定是把新產品研發的目標瞄準那些實用、有經濟價值的行業人群,這樣才能實現其利益最大化。文科人士無妨逍遙度日。

    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看,隨着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為了生存、為了養家餬口必須從事、參加生產勞動之餘的閒暇時間越來越長,對於文學藝術的需求越多,越迫切。文科人才的存在價值水漲船高。即以文學演變史看,上古、中古時期,並沒有真正憑寫作賺錢(拿稿費)養活自己、養活家人的專業作家,到了近現代才出現了專業作家——更準確地說是“職業作家”。隨着社會對文學藝術需求量的增大,職業作家也從僅僅能維持溫飽,進而有能發家致富、躋身富豪行列的。與此同時,文學作品也從短詩、短文,過渡到長篇評書、長篇小說、電影、電視劇,篇幅日益加長。

    (三之二)

    亞    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