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
現在世界烽火不斷,備戰和如何打勝仗看來還未過時,也是一個國家能否好好地生存下去的課題。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涉及戰爭的記錄可說比比皆是,而贏得戰爭除了兵強將勇外,最重要是對敵我情況的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成功的個案,總離不開對形勢的準確分析。
蕭何月夜追韓信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只是他對天下形勢的掌握就不是人人都知道了,特別是他對項羽和劉邦的優缺點都研究得一清二楚。所以,經蕭何極力推薦,劉邦決定拜韓信為大將,因為事關重大,當儀式完成後便要考試,劉邦問韓信:“丞相數言將軍,將軍將何以教寡人計策?”韓信擅長心理戰,他先挫一挫劉邦的銳氣,問他自己與楚霸王相比,在勇敢、兇狠和強盛方面,比不比得上他?劉邦在眾目睽睽之下,思考了很久才說自己不如他。隨後韓信便指出項羽的不足之處,主要有幾項:一是不能信任手下的將軍,是匹夫之勇;二是刻好的印信不肯交到將領手上,是婦人之仁;三是攻打到那裡就殺到那裡,屬於殘暴的人,老百姓不親附。所以是“其強易弱”的,只要漢軍反其道而行便可以了。劉邦遵照這個建議執行,最終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的江山。
赤壁之戰,曹操號稱有八十萬水步兵,來勢洶洶,東吳許多大臣都主張投降,但經周瑜分析,曹兵其實只有二十五萬左右而已,而且有四大隱患未除:一是北方有內患,要分神應付;二是北方兵棄鞍馬用舟楫不習慣;三是現在盛寒,馬缺草料;四是北方士兵不合水土,必生疾病。在這種情況下曹操還帶兵壓境,實在是冒險,對孫權說只要三萬精兵便可以“擒操”了。因為分析準確,一場大戰,成就了周瑜的萬世功名。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