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樂見韓國)“參”透人生
(散策人間)相信善良
(二弦)不可不動 不可亂動
(斷章寫義)一場關於創作本質的實驗
(聲色點擊)一代粵菜宗師
(杏林外史)帝王茹素得長壽?
(古今亂炖)文科被削減是禍是福?
(一路向南)持續練習
(筆雯集)舊時王謝堂前燕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杏林外史)帝王茹素得長壽?

譚健鍬

帝王茹素得長壽?

    曾有一段時間,茹素可以更健康、更長壽,這種觀點主要發生在西方。當然,西方人大多不知道梁武帝和武則天。不然的話,這兩位就成為推銷這種觀點的代言人了。

    十幾年前,《時代》雜誌報道,美國洛馬林達大學針對七萬多名男性與女性進行過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茹素的人死亡風險較不茹素的人低了百分之十二。

    研究者還得出這樣的結論:若依據不同吃素類型進行分析,和不吃素的人相較,純素者死亡風險低百分之十五、奶蛋素者低百分之九,魚類素食者(只吃奶、蛋、魚類)低百分之十九,半素者(除紅肉外,其餘都吃)低百分之八。

    對背後確切的醫學原因,研究結果無法回答。當時的研究人員推斷,紅肉含有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容易堵塞動脈。另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紅肉含有複合肉鹼,會被人體內的腸道細菌代謝,進而堵塞血管。

    說來說去,還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在造孽。

    是不是真的這樣?站在現代人的角度說古代事,很多時候只能得出荒誕的結論。

    難道說,古代人因為大多不茹素,所以他們難以長壽,而帝王亦然?當然不可能,不要說古代,就算是半個世紀前的中國,一般平民吃一回肉都是難事,不要說大吃大喝了,能溫飽就不錯,肉食畢竟是奢侈品,肚子裡油水本來就少得可憐。吃肉吃出心血管疾病,在那些年代估計很少發生。況且,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至今只是推測,還沒有完全被科學偵破,憑“膽固醇”就能解釋全部病因?我作為醫者,其實不相信。只不過,目前的醫學指南要求把膽固醇控制到某個位點,醫生必須執行而已。西醫,是講究指南的,你不按照它去做,出了醫療糾紛,法院就會根據你不執行指南而判你有罪!但我相信,一百年後,未來的醫學很有可能否定當代對心血管疾病病因的認識。(三之二)

    譚健鍬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