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嘗試成長
前些天與朋友聊天,好友表示自己成長後,在生活裡即使遇到難處也能撐住,一旦看到陌生人的善意之舉,便會忍不住流淚。我想是因為隨着年齡增長,就越發明白有些人及事的可貴性吧。我仍記得,小時候因錢包被偷,需要步行過橋回家,當時是一個陌生人給了我五塊錢,我才可以順利回家。這個世界確實有些許糟糕,這是無可否認的,但也總會有些偶然性的溫柔,這才是生活裡的彩蛋。
在生活當中,人仍是會有很多個時刻覺得這個世界很糟心,它就好像是那麼的冷漠、殘酷又很自私。特別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尋找真誠更是難事,像獨腳老人走在路上,路上卻沒有半點迴響一樣。有時候也會在想,我也變成那樣會否更順心些,但在後來很多個時刻,你確信自己比過去更為成熟、冷淡、不再情緒化,也不再與他人共情,於是乎,很多東西真的沒走進心裡。有時會認同這個冷淡狀態,有時又會質疑自己,反覆思考所謂的“成長”方式,然後有一天發現自己,還是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動流淚,像我朋友那樣。那時,你會質疑自己仍是那麼軟弱敏感,還是會為自己的內心仍然被觸動而感到確幸?
“其實,敏感一點並沒有甚麼不好。”這是我回好友的話。倘若敏感是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那麼不用急着去剝奪這顆柔軟的心。無可否認,過程中會遭受一些難過,也會有痛苦,正因如此,你也會在許多個渺小時刻,看到陽光、晚霞,遇到一句真誠的話時,能夠感受油然而生的幸福感。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雖然不同,卻似乎在終點上都相似。
一開始我們都懷揣着熱忱、充滿善意,到後來處處碰壁,於是嘗試放棄。可到最後有些東西是怎樣也無法丢棄,於是人開始理解自己,內省自我,後來覺察內心的形狀,明白有些東西是不能放棄的、也不需要放棄的。可能在很多個時刻,自己的真誠沒有迴響,那就不必再糾結,等下一次再遇到同樣的事情時,在保護自己的情況下,想怎樣做便怎樣做,該怎樣感受便繼續感受。對於應該做的事情,只求結果,對想做的事,只問自己的心。
在這個不太美好的世界裡,我相信你也按着自己心意去縫補着,別人也曾因為你說的一句話而被鼓勵,也曾因你一個小舉動而感到溫暖。那麼,下次大雨傾落時,也請繼續嘗試向他人遞傘,也希望你繼續拉自己一把,無論在何處的水深火熱中。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