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海魚箱是養鮭業解決方案
保育組織發現,自有養魚業以來,超過七十萬條鮭魚從紐芬蘭南岸的開放式網欄中逃逸,至少有十七條河流發現了養殖鮭,和挪威一樣。四十年前加拿大河流中產卵的成年大西洋鮭,由八九十萬下降至現在的五六十萬。蘇格蘭的情況也差不多。蘇格蘭鮭魚養殖業年產二十萬噸,預計到二○三○年增至四十萬噸。蘇格蘭議會決定對養殖業施規管,但解決方案至今未定,保育組織倡議封閉式或進行陸上養殖。鑑於開放式網欄在鮭魚養殖業中已根深蒂固,要縮減規模並不容易,如今可謂束手無策。
鮭魚都產於寒冷地帶,近年中國在青島對開的黃海,進行海洋牧場深海冷水團養殖鮭魚計劃。這個深海魚箱封閉式養殖計劃,由構思到實現,前後共經歷十年。中國養殖的鮭魚品種是大西洋鮭與硬頭鱒。二○二一年六月,“深藍一號”成功收穫了第一撈共十五萬條鮭魚。佔面積達四十個標準泳池的“深藍一號”,養殖之外還有鮭魚加工廠,魚經一條大吸管便到達加工廠,十二小時內可以到達消費者的餐桌上。
“深藍一號”的成功養殖,全賴中國造船業及自動化機械工程先進,養殖箱可以根據海洋水流溫度調校高度,以保持鮭魚能夠在適合的溫度下生長。中國過去的鮭魚絕大部分由挪威進口,需時最快也要三四天。如今“深藍一號”打破了中國人吃鮭魚必須進口的宿命。不排除未來會變成鮭魚出口國。
中國沿海省份,有大量仿海洋生態海洋牧場,養殖各類海產。在嚴格實施野生捕撈休漁期之外,又以海洋牧場方式解決海洋魚類被過度捕撈的危機。
中國在解決自己餐桌上的需求之餘,同時為世界海洋環境生態,作出貢獻。
(三文魚變熊貓? · 四)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