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的人質危機
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南部事件後,以色列大舉圍捕數以千計在境內打工的加沙巴勒斯坦人,把他們關到監獄,不少人受到了肢體虐待,西方媒體對這個新聞幾乎不報。到以色列地氈式轟炸加沙,出動三十多萬地面部隊攻入加沙時,以方就“釋放”這批被捕加沙工人,把他們“遣返”加沙——即是趕他們去送死。所有能夠進入以色列當勞工的加沙人,都經過嚴格的身份調查才可獲得工作證,做本土人不願意做的粗活和累活。
哈馬斯挾持人質回加沙,作為向以色列要求交換大量在囚巴勒斯坦人的談判籌碼。但以色列右派政府對談判釋放人質的事毫無興趣,大舉轟炸加沙,還重點襲擊醫院,完全不把人質放在心上。總理內塔尼亞胡骨子裡的思維,除了人質大部分是左翼地區選民,“死不足惜”之外,原來以色列軍方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但凡以巴衝突,首要之務是不能讓以色列士兵被擄走(生擒)。因為一旦被擄,就需要營救或談判,非常麻煩,所以如果有以兵被巴人抓住,一定要向擄人者開火,即使被擒士兵連帶傷亡也在所不計。
士兵尚且如此,人質又算甚麼?況且今次被擄走的人質當中,有不少是到以色列工作的外國人,對以色列而言,沒有義務要保護他們。和加沙平民一樣,無需要特別照顧,炸之可也。
前些日子,在卡塔爾和埃及斡旋下,曾有過釋放被困在加沙的外國人的安排。但一些歐洲國家並不特別熱心拯救國民,因為被困加沙的外國人,其實多是有雙重國籍的巴勒斯坦人。誠如一位德國右派政府官員私底下對一位相熟記者說:他們並非真正的德國人。
(巴勒斯坦民族最終會消亡還是立國? · 十五)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