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讀 書)讀《莫氏中醫》札記
(西窗小語)軍事支援實為動武造勢
(雕刻時光)諾貝爾文學獎已淪為區域文學獎
(娛情未了)仁心革命
(燕堂夜話)文化名城
(霧中風景)學英語
(若無其事)死 未?
(筆雯集)灘凶路險 虎臂羊腸
(信步由之)掃碼點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2月2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1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燕堂夜話)文化名城

石 城

文化名城

    九月三十日,國務院同意福建省莆田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我國第一百四十二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消息最先是報社朋友告訴我的,他們認為我家鄉觀念重,第一時間向我道賀,大家一起歡喜。

    既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就得具備歷史和文化這兩方面突出要素。莆田自南朝置縣以來,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建制史,在這枕山襟海、“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上造就了莆仙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少年時住涵江,有點似威尼斯,是被叫做“小上海”的千年商埠,那裡有夢裡水鄉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我和同學常到城裡逛逛,印象最深的是好像天安門的古樵樓。莆田古城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年),至今仍保留有清晰完整的子城格局和三橫三縱的街巷佈局。最近,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修整完工,六條古街連片,那些明清古建築構成了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風貌區,遊人如鯽。

    莆田也被讚譽為“文獻名邦”、“海濱鄒魯” ,是中國出進士、狀元最多的地方。這裡名人輩出,史學家有鄭樵、柯維騏,畫家有曾鯨、李在,書法家有郭尚先、張琴;莆仙方言保留了唐代以前的古漢語和古百越時期的語言遺存;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的莆田木雕,素以“精微透雕”聞名於世。就連鬧元宵,歷時之長也是打破全國紀錄。

    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是我國農耕治海文明的代表和明清時期海防體系的重要陣地。這些都是莆田的文化名片。我對莆田市獲批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興奮莫名,因為這十分有利於家鄉保護和展示豐富多元的優秀傳統文化,也會促進家鄉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

    石    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