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讀 書)讀《莫氏中醫》札記
(西窗小語)軍事支援實為動武造勢
(雕刻時光)諾貝爾文學獎已淪為區域文學獎
(娛情未了)仁心革命
(燕堂夜話)文化名城
(霧中風景)學英語
(若無其事)死 未?
(筆雯集)灘凶路險 虎臂羊腸
(信步由之)掃碼點餐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2月20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17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讀 書)讀《莫氏中醫》札記

譚任傑

讀《莫氏中醫》札記

    九月十七日出席由衛生局舉辦的“澳門中醫業界學術傳承創新講座”中,喜獲全國名中醫莫蕙贈送一本《莫氏中醫》,這是近代傳承中醫的璀璨明珠。莫氏家族繁衍,五代業醫於江蘇,以其悠久的家族淵源,獨特的診療特色,在江蘇海陵古城形成廣泛的影響力,成為了孟河醫派的重要分支。

    莫氏中醫,代表人物莫承五(一九一九年九月初三日——一九八三年十月廿七日),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醫學理論,總結了四十年臨床經驗,晚年著述《養拙醫話》、《四十年之點滴》,從醫書讀法論起,至《頑固性濕疹與習慣性蕁麻疹的治療經驗》等學術文章,展現了莫承五學術思想的精華。

    莫氏中醫近代可考,醫學世家,代有傳人,自莫幹臣開始,傳授長子莫兆五,再傳至三子莫承五,莫蕙為莫承五的四女,已是第四代。她十七歲隨父習醫,一九七八年考取南京中醫學院(現為南京中醫大學),畢業後在學校工作,相繼取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從事教學臨床工作三十六年,又帶教境內外碩士、博士研究生。二〇〇六年在澳門科技大學中醫藥學院任研究生課程主任、科大醫院副院長等職務。最近,為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主任。

    《莫氏中醫》這本一百九十頁的小冊子,內容相當豐富,簡明說出五代傳人的代表性學術觀念。同時我們可以看見一代立其業、二代彰其法、三代揚其名、四代繼其祖、五代爭創新。

    這本書是為莫承五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的專集,緬懷之心,貫穿全書。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正是莫承五誕生之期(九月初三日),又是莫先生的人生寫照,其才華如珍珠晶亮之光;他的醫德若甘露滋潤病者,他的為人像弦月輪廓分明,處方似弓箭藥到病除。

    書中看到“養拙山房古齋”的名匾,並撰文賦詩:“明月清風穿屋洞,古書舊帖架津梁”。驀然間,好像看見莫氏家族濃郁的書房家居在眼前。

    在書中,收錄了不少珍貴的醫案,臨床中的有效經驗,以供世人之用。

    在〈病人常懷念〉和〈老友痛緬懷〉兩篇中,得見數十年後,仍永念先生的大恩大德,頌讚他愛祖國不謀利千秋著。他生前工作單位泰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撰寫楹聯讚頌他:“尙簡樸,秉真誠,堪稱師表;擅歧黃,嚴與取,足作群模。”

    莫承五先生,醫道馳名遐邇,且雅好詩書,留下不少詩詞、對聯,足為後人玩味。而他的座右銘中,其中三句:“毋以嗜欲傷身,毋以財貨害己,毋以學術欺人。”這令人肅然起敬。

    二〇一九年,中國郵政在泰州發行“中醫名家莫承五誕辰一百年”紀念封,可見人們至今對他的思念。《莫氏中醫》編印精美。江河長存,為醫業之福。

    譚任傑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