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消失的點心
最近媒體報道原叫“申江豬油包”,經改良後成為蟹蓋形狀的廣州名點“蟹蓋豬油包”已消失多時。因當年本澳茶樓鮮有供應,相信居民對此較為陌生。
飲早茶需時較長及消費較高,現今本澳居民早餐趨向簡便,令部分點心已靜悄悄失去蹤影。
點心的供銷亦隨着時代改變而改良,由當年“賀壽”、或稱“揸大巴”(用不銹鋼大圓盤捧着點心)供應,到推點心車至劃點心單,到現今電腦入單。即叫即蒸,出品新鮮口感鮮美,但對部分點心供應有掣肘,加上茶客銳減,都令個別點心陸續少見。
就如日前報道翡翠酒樓的小孩至愛,如啫喱糖、雜果西瓜盅、凍雞蛋大菜糕等,現今食肆似無蹤跡。
回望原來已消失的點心不少,如香茜餃、魚翅餃、金冠雞粒餃、腐皮鴨腳紮、淮山雞紮、鵪鶉蛋燒賣、豬肚燒賣、蠔油牛骨髓、雞絲粉卷、雞球大包、雞包仔、燒腩卷及臘腸卷等。
甜點如蛋黃千層糕、牛油布甸、蓮蓉西米布甸、芝麻卷、香橙卷、紅豆糕、水晶餅、西米盞、豆沙西米角、椰絲軟糍、擂沙湯丸等。現今九〇後居民對以上點心應感陌生。
個別食肆迎合嘗新人士,推出食材配搭新穎點心,款式口味創新,賣相、食具及擺設等都有相當水準。飲茶文化萎縮令傳統點心先後退場,日後可能祇在媒體或網上才可見到。
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