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為鳶飛天三日
歲月如流,一轉瞬馬齒徒增,我年已近百,在時間上並不算長,而於人壽總算不短。回憶兒時,還是刀耕火種,到今天,我們可以登天攬月,潛洋捉鼈。從前出行,馬以代步,轎以乘人,近而黃包車、人力三輪車,誰又料到汽車可以無人駕駛、自動導航,安坐車中可與世界各地通訊,亦能知天下事。一言以蔽之,此乃科學。其實,科學在我國早已十分輝煌。《論衡 · 亂龍》:“
魯般、墨子刻木為鳶,蜚之三日而不集,為之巧也。”這是說:魯般(班)、墨子以木頭雕刻成老鷹,飛了三天卻不落下,原因是製作非常工巧。縱使在今天的飛機,也未有連續三天飛行的紀錄。
魯般,亦即魯班,春秋時魯國人,姓公輸,技藝超絕,多有發明,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建築工匠。正是如此,後世尊之為建築工程的鼻祖,稱之曰先師。
至於墨子,很多人都知道他提倡兼愛。在《墨子集解》中,蔣維喬的《序》說:“墨家之學,融古今世界於一兼,由是樹其兼愛之說。”其實墨子除了是一位哲學家之外,還是一位治國的政論家。被人們忽略的是他的科學天才。《蔣序》云:“至近時孫治讓作閒詁,引證博贍,勝於前賢,於是墨學乃由晦而明。顧書中具名學(邏輯學)、形學、光學等原理之處,孫氏固未為之說也。輓(晩)近歐西科學輸入,學者得據以釋墨,漸通涂逕,始歎墨子於二千餘年前,已有科學上之發明。”很難想像,遠在二千餘年前,我國便有名、形、光等學原理。
《墨子》計共五十篇,有關於個人修養的,為政者的作為,特別是〈尚賢〉與〈兼愛〉,更有為人樂道的〈非攻〉等篇。我想以讀書筆記形式試為拙欄之資。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