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失學長
清明節前夕,突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噩耗:四日上午九時許,復旦大學校友、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謝國明因病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我深感震驚、不解:他退休沒有多少年,年紀還不老啊!稍後知道,他患胃癌多時,終至救治無效。有老報人說過,由於長期熬夜,這一行短壽者多,長壽者少。他多年上夜班,責任重,壓力大,對健康難免有影響,但以當今八十以上的平均年齡,六十六歲就被病魔無情地奪去生命,令我不禁痛惜、哀思。
我與這位學長“識於微時”,一九七八年二月下旬入新聞系時,他已在讀二年級。他是一九五七年生人,十九歲被推薦上大學,如同中學應屆高考入學的年齡,故相識後交流並無隔膜。他不是那種才華橫溢、顯山露水之人,說起話來笑眯眯的,帶有浙江紹興口音,與世無爭又樂於助人。一九八○年他畢業後,分配到暨南大學新聞系任教。第二年秋他到母校時,曾與我交流考研究生的複習範圍及方法,後來如願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是後來為范長江立傳的原《大公報》名記者方蒙,時任新聞研究所的室主任。
謝國明獲碩士學位後,在所裡從事新聞史研究,有次和《新聞研究資料》的編輯來滬約稿,我的研究課題並非新聞史,但他認為我的碩士論文史述比重不小,便按他的建議選取一節在該刊發表。一九八六年我進京公幹,住在人民日報社招待所,他來聊天時知我打算寫《讀報的學問》,第二天晚上就帶我去編輯家裡介紹章節內容,一年後該書在人民日報出版社順利付梓。我在二○一九年底本版寫〈書緣〉記述此事,他是熱心催生的推手。
我去國深造、工作多年,不知道他何時從研究所調到報社,來澳門後才聽說他在總編室任職,夜間把關,一絲不苟,任勞任怨。他性格沉穩,做事認真,讀研時為研究舊《大公報》,曾逐日逐月逐年翻閱該報。我讀過他考訂、分析《大公報》歷史上是否“小罵大幫忙”的論文,論據充分,邏輯嚴密,足以使人信服。當然,他的才學在辦報實踐中也得以施展並獲肯定。
澳門回歸十四周年之際,謝國明作為分管港澳台報道的副總編輯率團前來特區採訪報道。因日程排得很滿,他約我到酒店與他們共進早餐並敘談。暌違二十六、七年的故人相見,他這位副部級官員,還是中紀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不光外表和身形幾無變化,平易親切也一如昔年,沒有半點架子和傲氣。他知道我在主編《九鼎》月刊,說翌年是澳門回歸十五周年大慶,澳門分社可與《九鼎》合搞宣傳活動。此後,分社社長王蘇寧女士與我幾度商討,經報社領導層批准並獲澳門基金會支持,新年啟動主題為“與澳門特區共成長”的徵文活動,一年裡收到世界各地來稿三百多篇,從中擇優在《人民日報》和《九鼎》刊登,最後評選公佈獲獎作品,擴大了澳門的知名度及美譽度,也創造了全國第一大報與本地期刊合作的範例。我和謝國明過從有限,但研究、出書和工作都受到他的關照和幫助,卻已無從謀面感謝了!年年清明,往後祭奠的除親人之外,還有這位學長。
賀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