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留名
自古以來,流芳百世是多少有識之士的人生終極夢想。如何流芳百世,有三條途徑:立德,立功,立言。對一般讀書人而言,立言是相對較為可行的途徑。所謂立言,主要指寫出可以傳世的詩文作品,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但人生、歷史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有喜劇,也有悲劇。總有一些人,明明已經寫出了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傳世作品,但是,姓名卻因沒能跟作品連結在一起,而湮滅無聞。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死後不能留下為人稱道的名聲,是君子的心病,莫大遺憾。有傳世佳作而身後無名的痛苦,當事人也許感覺不到,但這個遺憾,不免令他人為之惋惜。
一首《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最早著錄於北宋釋文塋《湘山野錄》中。相傳魏泰在鼎州(今天湖南常德)滄水驛站牆壁上看到這首詞,不知是誰人所作。後來到了長沙,在他姐夫曾布那裏看見一種古集(也叫古風集,它具體是什麼樣的書,已經不得而知),古集把這首詞繫於唐代大詩人李白名下。但是,明代著名學者胡應麟開始懷疑不是盛唐李白所作,而可能出自晚唐人士之手。打那以後,多位學者圍繞詞牌產生時間就作者是否李白的問題展開論辯。我比較認同沈祖棻先生在她的《宋詞賞析》一書中如下一番說法:
“其實,這首詞是否李白所作,並非重要問題。它是一首傑作,決不會因為不是李白所作而減價;李白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決不會因為作了這首詞而增價。我們今天只是為了這位題壁的作者沒有留下他的名字而感到惋惜。”
(三之一)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