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當人生
貴弟子的校園午膳,可豐美愜意?
鄰埠食安問題爆出大新聞,提供伙食的公司要停工大清洗,害苦了近十萬名學生哥要臨時斷食。周日茶敘,就是這種隔岸觀火的話題最沸沸揚揚。筆者女兒自幼稚園已開始在校搭食,每天接她放學歸家路上,今天中午吃了甚麼是基本的話題。她會說通心粉好好味,而且還吃了一條小小紅蘿蔔,老師獎勵她給了一塊兔子曲奇餅等等讓我安心的報告。這些短短五六分鐘路程的對話,於我而言,是最無以尚之的愉悅,我感恩她每天得到别人的妥善照顧。自從上了中學,她要自己返校,這種今天吃了甚麼的對話就不再出現了。小朋友長大得快,上了高中,未必一定是反叛期甚麼的,總之他們忽然很想不受大人干預,等閒根本就不會開聲說話了。
都說現代人的生活最無告,在食用方面最能體驗。熒幕上大家總看過這種片段:一個婦人早上在廚房準備早餐,一家大細吃飽出門,上班的丈夫和上課的子女,每人接上一個包裹好的飯盒之後,這一天就很踏實地開始。日本人稱飯盒為便當。便當一詞最早出自南宋年代,本來是指一種細窄的內衣,其後變為方便順利的意思,但看日本人包裹飯盒的方法,一塊布打兩個花俏的結花,無異當年那件內衣穿着的感覺。在彼邦唸書生活的日子,有個時期寄人籬下替人分憂,就試過每天弄便當的苦差。說是苦差,那是因為年輕,更無下廚經驗,而便當的起碼要求就是日日不同款式,更痛苦的是當中的材料要預早準備,否則就要結合昨晚的剩菜和早餐的內容了。
老實說,要吃得健康,這種由食材到煮食方法都能掌握的生活方式,是不二之途。
王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