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生活場景)新馬路的虹霓
(老陳尋味天下)清湯腩新貴
(山谷小島通信舍)老媽大學生
(四方聽音)初雨的香氣
(衆藝館)消失的選項?
(時光迴輪)不如唱歌
(胭脂齋)最後……誰是主宰?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珍珠奶茶
(筆雯集)低劣蔑稱“第九”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2月1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衆藝館)消失的選項?

踱 迢

消失的選項?

    疫情爆發的三年間,世界各地的劇場藝術,在製作上也許都添加了“錄製”與

    “線上”兩個選項。隨着各地防疫政策放寬,甚至不設防,劇場基本都可以在現場與觀眾見面,

    “錄製”與“線上”的選項是否可以消失?

    早前“第五十一屆香港藝術節”公佈了節目名單,打開網頁上節目頁面,除了傳統的音樂、戲劇、舞蹈,分類按鈕中還有“電影”此一選項,當中包含了多部來自世界各地的售票現場放映和線上免費放映節目。而本澳方面,去年聖誕及今年農曆新年期間,本地藝團足跡亦將最新的兒童偶劇錄像《一分鐘朋友》,進行國、粵語兩次線上免費播放。零距離合作社繼去年底舉行線上互動劇場《海之旅》後,亦將於三月下旬舉辦“遊戲的火花——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另一積極開發線上直播演出的石頭公社,前年與瑞士表演工作者合作,線上線下並行的《未境作業 · 挫敗之慾》受邀於澳門藝術節中上演,今年再應香港藝術節之邀赴港演出。

    上述這些都是防疫措施放寬後,仍然進行線上、錄製劇場演出及活動的案例,可見在未來一段日子中,這些在線上、影院觀看,或線上線下並行的劇場活動仍會持續,事實上澳門在三年疫情下,表演藝術與外地交流極為有限,只有極少數的演出順利赴外,而來澳演出的外地團體更取消頻頻。澳門劇場文化的向外輸出從來不易,而每次赴外演出,一團演職人員,加上佈景、道具、服飾的運輸,所需成本不少。即使有不錯的作品,如果沒有外地藝術節的邀請,要自費出去演實在不容易,負擔不了多少次,而透過錄製、線上放映的方式,也未嘗不是一個有效、成本較低的文化輸出途徑。條件當然是有好的錄製品質,在製作預算中預留錄製經費,那麼“線上”、“錄製”便不該是消失的選項。

    踱    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