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都是水果日
“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諺語流傳已久,水果的營養價值不用多贅述。記得大概是從五、六年級起,教青局開始在校園推廣健康飲食,其中一項活動就是舉辦水果分享日。當時我就讀的學校把“水果日”列為年度活動,組織全校師生到操場參與,在某個時段一起吃水果。
蔬菜和水果是我完全不會挑食的食物種類,任何說得上名字的蔬果我都喜歡吃,也習慣每天攝取至少兩份水果。雖然好處很多,但是慢慢了解到吃水果有些小訣竅,在不同時間點進食就有不一樣的優缺點。比如飯前吃較低熱量的水果能幫助增加飽足感;在兩餐之間吃水果則能取代零食,減少熱量攝取;飯後吃富含消化酵素的鳳梨和奇異果可以幫助消化,不過這個時間吃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容易導致血糖升高。本以為越甜的水果等於糖分越高,後來發現升糖指數(GI值)和水果的甜味無關,而是與膳食纖維相關,通常高GI水果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很低。有些季節性水果,像西瓜、芒果、榴槤和荔枝等,一年只有兩至三個月的當造時間,即使明知道吃得多會容易發胖,還是無法拒絕“水果之王”的誘惑。
小時候吃水果總會有家人幫忙處理好,蘋果切片、雪梨去皮、葡萄清洗乾淨。有段時間自以為喝果汁就能吃足水果的營養,既健康又方便,殊不知體重節節上升,原因是一杯純果汁多數由幾個水果榨汁而成,很容易超過一日建議的攝取分量,令糖分和熱量超標,加上水果在打成果汁的過程中,營養成分已大量流失。
對於十分嗜甜的我來說,甜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儘管水果中天然的糖分與加工精煉的甜味帶來的快樂不能相比,但是為了健康,也正在練習用水果替換甜品和零食。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