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窮五際 易布六爻
明初出了一位政治家劉基,字伯溫,他精通天文、兵法。傳說他的預言十分靈驗,連後世的變化都能預測,屢中不爽云云。
講到預測,且從《詩經》說起。漢初的《詩經》有齊、魯、韓三家版本。即所謂《齊詩》、《魯詩》和《韓詩》。《齊詩》附會陰陽五行,因此有“五際”之說,“五際”指每當卯、酉、午、戌、亥,陰陽終始際會的年次,便會有政治上的變動。其實世間萬物都不停地在變動,正如我們的年齡、身體狀況,每天都在變,甚至每秒鐘都在變,只因這是漸變,變得慢,不為我們自知。如果是男子,頷下的鬍子,兩天不剃便明顯的長長。變才是永恆,話雖如此,不過不停地改變,變好當然好,倘若變壞,一天天地變壞,這是禍不是福。坊間有言:“一動不如一靜。”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很清楚說明“靜”的優點,要是一個社會天天在騷動,必然會走向衰敗。
“肴”字韻部說的“詩窮五際”,是否“五際之年而有政治上的變動”?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傳為茶餘飯後之談可也。
“詩窮五際”之後,又曰“易布三爻”。話說三國人虞翻,字仲翔,初作《易注》,他向皇上奏說,他所處的郡吏陳桃夢見他與道士相遇,散髮披衣而傳佈《易》之六爻,並把六爻中的三爻燒掉,給他沖飲。他向道士要求連剩下的三爻也要飲掉。道士說:“《易》道在天,三爻足矣。”之後,他把他的《易注》給孔融過目。孔融說:“我聽過延陵禮樂,又看過你的《易注》,始知東南一帶人才輩出,不愧為會稽有竹箭啊!”《爾雅 · 釋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