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事老考
元曲有小令和套數,當然,雜劇中以套數為主。雜劇中有《不伏老》,一名《敬德不伏老》。全名《下高麗敬德不伏老》、《功臣宴敬德不伏老》。乃楊梓之作。《樂郊私語》、《太和正音譜》著錄。劇寫唐太宗大宴功臣,宴席上十路總管都互相謙讓,唯有李道宗前來爭座。尉遲恭一怒之下,打了李道宗,攪動功臣宴。為此,尉遲恭被貶為民。徐茂功等在長亭為尉遲恭餞行。不久,高麗進犯,唐太宗讓徐茂功前往宣召尉遲恭,尉遲恭對太宗仍懷不滿,因此假裝瘋癱,不肯領命。徐茂功讓小軍到尉遲恭家去百般騷攏,激怒尉遲恭,尉遲恭打小軍時,徐茂功拆穿他的偽裝。徐茂功又用激將法,說尉遲恭年老不中用,尉遲恭不服老,領兵上陣,大敗高麗將鐵肋金牙。尉遲恭打李道宗和征高麗事,元新劇據此編成戲而上演。
說起“老”,朋友問我:坊間有“和事老”一詞。老,是指年齡的老少,是一個形容詞,那麼和事老並不一定老,而是人,那麼應該在“老”字旁加上人旁,曰“和事佬”。說來似是。不過,非也。蓋佬者,指成年男性,如“麻甩佬”、“大隻佬”,女人駡自己老公為“衰佬”,而佬亦多用於貶稱,如“鹹濕佬”、“契家佬”等。而主持“和事”者並不一定為男性,說不定也有“和事婆”。把“和事老”說成“和事佬”,可以絕對否定。
和事老,這“老”,在此不表示年高,乃是敬稱。況“老”亦無性別限制。說是“和事老”並非沒有根據:《資治通鑑 · 唐紀
· 中宗景龍三年》:“上竟不窮問,命琬與楚客結為兄弟,以和解之,時人謂之‘和事天子’。”
是否有當?以所知一二答友所問,純屬探索求知,切磋而已。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