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小啟示
什麼樣的無助、絕望境地?食物短缺,心中充滿成為餓殍的恐懼;有病可能無法到醫院接受救治,死於道路不通;外灘景致雖好,但人已經被隔離在家中、辦公室、方艙醫院或者街邊風雨飄搖的帳篷中,根本無法一往觀賞,以至於外灘廣場的磚石縫隙中都長出了長長的野草。離離外灘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的神童詩情景重現有望。
人人都道繁華好,孰知性命難自保?我相信,親歷過這一回生死考驗,上海本地居民往日的優越感將蕩然無存,外地打工人也將心存顧慮,乃至逃歸故里,回到中小城市,回到鄉村。畢竟,生命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
從前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神州遼闊,卻地無分南北,土不論肥瘠,無論怎樣的窮山惡水、戈壁砂礫、苦寒窵遠之地都有城鎮、村落,都有炊煙升起。趨利避害不是人類謀生的鐵律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守着那些乾旱、高寒、瘠薄、偏僻的土地,祖孫相傳,不肯離去?難道都是因為沒有能力遠走他鄉?都是因為心中有窮家難捨、故土難離的質樸信仰?按理說,漢唐宋明,也曾經興盛過,長安洛邑,姑蘇錢塘,揚一益二,曾經出現過繁華一時的城鎮都會。難道隱逸的詩意比養家餬口還重要?這些問題曾經令我困惑許久。
幾年前,應邀在四川大涼山地區參觀訪問時有所了解:住在高山、懸崖上的彝族人之所以不肯聽從政府安排下山走脫貧致富道路,是因為山上水土空氣比較潔淨,不容易傳染時疫疾病。那時候還是不太理解:為了躲避時疫疾病,不惜祖祖輩輩生活在苦寒之地,代價是不是太高了?現在看到上海的情況,我的理解又進了一步:彝族人的選擇是有道理的。脫貧,先需保命。
(二之二)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