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貓
無論有照顧過上千隻流浪貓或家貓的經驗,無論有多擅於解讀貓的叫聲和行為,人類畢竟不是貓。
在日常裡,對於與貓溝通互動,我還是有自信的。超過五年的動物保護前線經驗,我確信自己熟悉貓的肢體語言,確信在照顧貓方面有相當的知識和經驗。但某些時候,我確實不知貓之樂與苦,也不懂如何把自己的心意傳達給貓。這些時候,會無力地認知:我畢竟不是貓。
這種無力在最近家裡其中一隻貓生病時,再次被放大成如同五指山一般鋪天蓋地的壓力與窒息感。
貓不懂被抓進手提籠帶離牠的家,是為了讓牠得到診治;牠不知道嘴巴被牠信任的人類撐開、塞進苦苦的藥片,是為了幫助牠止痛和消炎;牠不懂我明明隔着探病籠在跟牠說話卻不把牠抱回家,是因為牠在手術後必須留醫觀察。我清楚牠的恐懼和痛,但牠不懂我的安撫。
家裡的另一隻貓也不知道牠的同伴去了哪裡,呼喊的聲音彷彿要從我的耳膜震動到心臟;而牠的同伴回家時身上染了診所的氣味,牠因為氣味陌生而對同伴惡言相向,我也沒辦法告訴牠,這和一直以來跟你睡覺玩耍的,是同一隻貓。
安頓好出院回家的貓,在一個安靜的時刻與兩隻貓無言對視時,我不禁質疑自己。我對牠們傾注我所以為的愛意,是否自己的一廂情願?我擅自決定牠們成為我的家庭成員,決定牠們的糧食與居住環境,決定牠們生病時看診的診所與治療方案……在我單向為牠們創造的生活裡,牠們是否幸福快樂?
子非貓,我非貓,也許這些自我的質問,永遠得不到確切的答案。
然而在我盯着兩隻貓經歷頭腦風暴時,彷彿作為回應,牠們打起呼嚕相繼向我走來,用肚腩壓住我打字的手,又用頭蹭着我的臉,把我黏了一嘴的貓毛。
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