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眼火 睇見牙煙
清季嘉慶、同治年間的南海宿儒何淡如,喜以突梯滑稽的諧聯應世。人們會讚嘆他的“一拳打出眼火,對面睇見牙煙”。看到以方言成對,渾然天成,充分運用粵方言的聲調來體現詞性詞義之妙。
以上這段文字,摘自李鵬翥先生為《世說新聲》的序(意)。何淡如還有很多妙構自然的方言配唐詩的佳作。何淡如早已作古,今天很難見到這類鬼馬奇才。不過竟於近日出現,但不是粵語方言的對聯,而是聯語中的情景重現:“一拳打出眼火,對面睇見牙煙”,那真情實景,出現於第九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台上。電影金像獎的人物,不須說明都是響噹噹的巨星演員,而表現的動作絕對不是做戲,看那高大威猛的韋史密夫怒氣衝天,從貴賓席上衝向台上,二話不說,揮拳摑向基斯洛克一巴掌。基斯洛克也是喜劇演員,這一回,他在台上擔當頒獎嘉賓,在這種場合,搞些氣氛是理所當然,他就以娉婷史密夫的“光頭”作為開玩笑。事緣娉婷史密夫一八年起受到脫髮症的困擾,她乾脆把頭剃光。廣東人有句俚語:“崩口人忌用崩口碗”,但基斯洛克開的“玩笑”,竟然是對方的“死穴”。魯迅筆下的阿Q,因為頭上的癩瘡疤,忌人在他面前說“光”字,就連“亮”也諱,後來“燈”也諱,“燭”也諱。一犯諱,不問有心無心,阿Q便全疤通紅的發起怒來,估量對手,口訥的便罵,氣力小的便打。
娉婷史密夫的“光頭”被當作笑料,令她不悅,她的丈夫韋史密夫不管三七二十一,衝上頒獎台,二話不說,揮拳便打。話分兩頭,原來打人者韋史密夫乃應屆影帝,他打過頒獎嘉賓之後,這一回輪到他登台領獎,這場面頗為尷尬。
打打殺殺的現象,日趨嚴重,從政場、戰場,而今進入影場。以打殺的手段可以解決問題?我還是喜歡“廉頗的負荊”與藺相如的器度。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