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歐陸餐”
如果要問上世紀五十年代,倫敦最大的特色是什麼,答案應該是霧霾。一九五二年的大霧霾(Great Smog)令倫敦喪命者過萬。但另一個當時的倫敦特色,是里昂街角小館(Lyons' Corner House)。
一九五四年,二次大戰結束九年後,肉品和培根終於不用定量配給。倫敦里昂街角小館迎來了它的輝煌時期。這家連鎖餐廳是倫敦勞動階級逃離苦日子的歇腳處。旗艦店在Coventy Street,一次可容納兩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餐廳,且五層樓中每層都有不同的主題與菜單,還有樂隊演出。對勞動者而言,能在這裡點一份“歐陸美食”,就如去了一趟去不起的巴黎或羅馬,那是由一片麵包多士(吐司)承載的旅行。是的,全部食材都以多士墊底,不論冷熱菜。
李懿推薦的《查理曼大帝的桌布:一部開胃的宴會史》中有一段寫到,王公貴族宴客時,食物都放在一塊塊切成方形的麵包上,這麵包就像一次性餐盤,宴會後,那些被肉湯浸泡過的油乎乎的麵包片和其他剩飯一起被放進施捨箱,施捨給窮人。
在英國,以麵包做食盤一直延續到十五世紀,而上世紀五十年代,里昂街角小館的歐式餐,每一盤都墊上多士,似乎是遙遠地與查理曼大帝貴族們的餐宴隔時空呼應了一番。
透過里昂小館的維也納、意大利餐或普羅旺斯沙律,許多英國食客第一次認識到了雅致的歐式食材,如橄欖、沙拉米香腸或火腿生菜。即便是本土菜,也被餐廳狡猾地配了法式名字——火腿番茄多士用法語寫成Yokaise(祝你好運),烤牛多士這樣的英式餐,被叫作Anglaise(英文)。
里昂街角小館是大眾負擔得起的高級享受,五十年代的倫敦人或遊客,誰沒有過在這裡慶生或初次約會的回憶呢⁈
(菜單上的歷史 · 二)
谷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