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長歌行)聖母心
(荆棘與綺夢)在京都等待春天
(潤物無聲)思
(四方聽音)人人有AI用
(隨筆)聊到寫作
(板樟堂忘情書)演奏低音琴的混沌中年
(盡量輕鬆)洗腦
(此情可待)問過AI了嗎?
(筆雯集)化作啼鵑帶血歸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此情可待)問過AI了嗎?

水 月

問過AI了嗎?

    人類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還沒被完全破解,不過我相信大腦像電器一樣,不用是會壞掉的。

    近來人們對人工智能大感興趣,充滿期待,發現它能協助快速完成工作而樂享其成;少數人主張暫且觀望,對它保持距離。可是今時今日是科技推着人們走,而不是反過來。就好像電子支付高速着陸,觀望者發覺生活上有諸多不便時還不是得惡補一番?

    因為我也是AI的觀望者,所以直至最近才開始接觸內地開發的DeepSeek。一天我問它叫甚麼名字,它回覆是某某開發商開發的某某程式;我又問它記不記得我們上一次聊天的主題,它說它是沒有記憶的AI。它的回應讓我困惑。其他人工智能投放使用之初,給我的印象都是讓人們與它們互動,好讓它學習如何更符合用家的要求。可能我想多了,誤會了,“用家”不是單一的個體。“自稱”沒有一對一記憶的它,沒能記着我的習慣和需要,遑論了解我了。發現它沒有主動能力,也無法因人而異交流,雖然有點失望,但也鬆了一口氣。

    可是,被譽為AI教父、二○二四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辛頓,為研究大腦開發人工神經網絡,從而進入人工智能領域數十年,卻對AI的飛速發展深感憂慮,公開表示如此下去人類將淪為AI進化的過渡階段,若不加以制約會造成極大的威脅。他不是從AI會不會生成主觀思想與感情的角度去預警世人,而是認為AI學習能力高於人類千萬倍,又可以將知識複製給所有AI,所以它們也可以學壞,甚至能反過來把“認知”灌輸給人類。因此,假若AI被壞人操縱,就能操縱人去幹壞事,而終會毀滅人類。

    我想,如果事事先問過AI,毫無保留信任它,放任自己的大腦開小差,被它的“思想”洗腦不是遲早的事嗎?

    水    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