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等待春天
第一次獨自來京都,已經是十多年前,後來又來了多次,起初與人說起時還會記得是第幾次來,慢慢地就多到自己也不記得了。現在會與人打趣說是“回到了快樂老家”,這一次,索性租了一個房子,一來是短暫旅居一段時間,二來是可以和櫻花一起等待春天的到來。
在京都,我的作息變得很正常,每天早上九點左右就會自然醒來,從住處慢慢步行到鴨川邊上的咖啡店工作。步行的路每次都會經過第一次來京都住過的那家民宿,隨着眼前景物再次映入眼簾,記憶竟然像甦醒過來似的。“這是第一次看到京都下雪的那晚經過的停車場,當時還很震驚他們居然可以把自行車停得這麼好呢。”我自說自話完,不禁噗哧笑了。
記憶真的是人生體驗裡最輕易失去,也最輕易藏起來的東西啊。很多個在當下毫不在意的此刻,也會在不經意的時刻想起來,成為我的難以與人共享的心動時刻。
因為手頭上有一些工作,所以每天都會在咖啡店待到下午,伏案敲打鍵盤,竟不覺苦悶。之前的工作,說起來也不過是回到公司坐在電腦前,雖然手頭也有事情做着,但每小時都分明。上次看錶是三點○三分,然後是四點半,再下一次是五點十五分。人對着一堵牆,數着、盼着時間快點過去,這感覺可能和坐牢差不多。
現在,眼前即使都是陌生人,也沒有那種局促不安的感覺,我不受任何人的管束。在這裡,時間像是有自己的光線、溫度和氣味,它們銜接流暢,用手指頭數起來多得不得了的小時轉眼就過去了。抬頭是三扇很大的玻璃窗,窗外是陽光明媚的鴨川,年輕的人們面向窗外坐着發呆,鴨川邊上的情侶從納涼席站起來的時候,男生低頭吻了女生。
已經是春分之日,我和窗外的櫻花一樣,在等候着春暖花開。
葛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