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7版:祝君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糖尿病自我管理與運動治療
頸椎病的防與治
認識鼻癌
青蝦的營養功效
諾如病毒感染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認識鼻癌

羅峻極

    認識鼻癌

    鼻癌(包括鼻腔、鼻竇及鼻咽部惡性腫溜)因發病隱匿、症狀易混淆,常被誤診為鼻炎或感冒。資料顯示,約百分之七十的鼻咽癌確診時已至中晚期,但若能早期發現,治癒率可超百分之九十。如何識別早期徵兆、科學防治?

    隱匿的威脅

    為何鼻癌易被忽視?鼻癌病灶多位於鼻腔深處,早期可能無症狀或僅表現為鼻塞、涕血等常見症狀。加之公眾認知不足患者常延誤就醫。廣東、廣西等南方地區因飲食、EB病毒感染等因素,發病率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警惕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鼻癌早期症狀雖不典型,但若持續存在或組合出現,需高度警惕。一、鼻部異常:單側持續性鼻塞、涕中帶血(尤其晨起回吸涕帶血);二、頭面部症狀:頑固性頭痛(夜間加重)、面部麻木或刺痛;三、耳眼症狀:單耳悶塞感、聽力下降或複視;四、全身提示:頸部無痛硬質腫塊、短期體重驟降超百分之十。上述症狀每周出現三次以上、且持續超過兩周,應及時就診。

    高危人群

    一、地域飲食:長期食用鹹魚、臘肉等醃製食品者(亞硝酸鹽致癌物蓄積);二、病毒感染:EB病毒攜帶者;三、遺傳因素:家族直系親屬患病者風險增三至五倍;四、慢性炎症:長期鼻咽、鼻竇炎症,未經規範治療的慢性鼻炎/鼻竇炎患者,十年癌變風險為常人的一點八倍。

    精準篩查三階梯診斷法

    一、NBI鼻咽鏡:與傳統的內窺鏡比較,新款擁有窄帶成像技術的內窺鏡,通過藍光增強血管對比,可提升百分之三十早期病變檢出率;二、EB病毒檢測:血清VCA-IgA抗體篩查結合DNA定量分析;三、影像+活檢:CT/MRI定位病灶,病理檢查為確診病症的“金標準”。

    建議:珠三角等高發區人群定時篩查,EB病毒陽性者每半年複查。

    防癌四類

    一、飲食調控:毎日攝入三百克富含維C果蔬(如柑橘、獼猴桃),阻斷亞硝胺合成。二、遠離致癌物:戒煙並避免二手煙,煙霧中苯并芘可致鼻腔黏膜DNA損傷。三、規範治療炎症:慢性鼻炎、鼻竇炎患者避免長期使用血管收縮型鼻噴劑,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反覆。四、免疫管理:每日三十分鐘有氧運動可提升NK細胞活性,抑制EB病毒複製。

    早診早治改寫生命

    臨床資料顯示,早期(Ⅰ-Ⅱ期)鼻咽癌五年生存率達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十患者僅術放療即可治癒;而晚期(Ⅲ-Ⅳ期)生存率降至百分之五十至七十,治療費用增加二至三倍。世界衛生組織強調,早期篩查可使鼻咽癌死亡率降低百分之四十。

    專家提醒:鼻部不適若持續兩周未緩解,建議盡早就診耳鼻喉科。健康無小事,對異常信號的警惕,或許就是抓住生機的關鍵。正如腫瘤學界箴言:“在抗癌戰場上,時間是最公平的武器——善用者生,輕忽者殆。”

    羅峻極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