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舊地重遊
(西窗小語)西岸是世上最可憐的自治政府
(句句是甘)最慘就是有得揀
(斷章寫義)用AI來算命?
(微物隱聲)兩次飛行前的驚奇
(亂世備忘)見證大時代
(榕樹頭)旅遊資源
(夢裡聽風)胎教與睡前“聽物”
(筆雯集)一份手信薩其馬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2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亂世備忘)見證大時代

林玉鳳

見證大時代

    這幾年來總有一種奇特的感覺。回想起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總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沒有真正見過戰爭,彷彿趕不上歷史的大潮流。當時讀歷史,學習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分析,覺得那些戰爭似乎是遙遠的故事,像是上一個世紀的悲劇,不太可能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這種想法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徹底改變了,那幾年和朋友們閒聊時,常常提到“我們終於見證了歷史”。隨着疫情的延續,這種“見證”的感覺,漸漸帶上了一絲詛咒的意味。原來,當你真正活在大時代裡,並不一定是件值得高興的事。當時沒想到,真正的地緣政治危機才剛剛開始。

    過去幾周俄烏戰爭的最新發展,常常讓我回想起中學時學的歷史課題: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分析。歷史告訴我們,許多戰爭的爆發,當時的人們並不覺得是“開戰的前兆”,而是事後回顧時,才發現那些零零碎碎的事件,竟然是推動世界走向戰爭的不歸路。為什麼當時沒有人意識到?因為戰爭往往不是有意策劃的,而是來自於誤判、誤解,甚至是意外,然後一步步升級,最終無可挽回。這一次,會不會也是如此?

    現在,世界一邊在倡議談判,一邊仍在戰鬥,俄羅斯的攻勢仍然猛烈,烏克蘭的抵抗仍在持續,雙方似乎都在為談判桌上的籌碼而戰,而非真的尋求和平。這種“一邊打一邊談”的策略,說穿了,無非是為了獲得更長遠的勝利。但如果一開始就沒有開戰,何必為了這場“長久勝利”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

    其實,歷史不是宿命,戰爭也不是必然。我們正在見證歷史,但願不是最黑暗的那一頁。

    林玉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