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慘就是有得揀
是日甘句:患者:我有選擇困難症,一遇到選擇就會暴走,如何治?心理醫生:有兩種治療方式:一種較快但可能對身體有副作用;另一種溫和但周期很漫長,你選哪一種?經過掙扎後患者把醫生大罵了一頓。
選擇困難症越來越困擾人類。有外國大學統計美國人每天僅飲食決策就超二百個,包括食物擺放、包裝、餐具選擇等。內地《二○二三年外賣行業研究報告》稱,外賣用戶日均瀏覽店舖超過二十家,三成五人會在添加購物車後取消訂單重新選擇。
法國哲學家讓 · 布里丹的實驗更極致:有一頭非常飢餓的毛驢被放置在兩堆等量的乾草中間,且到兩堆乾草距離相等。最後毛驢無法決定該吃哪一堆,餓死了。這就是所謂的“布里丹毛驢效應”。
如何克服選擇困難症?有專家的建議之一是人必須控制參考,不要落入“比較陷阱”,不要隨意比較以免拉高期望值。據說有人做過實驗,請一群志願者看雜誌的封面,封面全都是俊男靚女,令人心情大好。後半段研究者在俊男靚女照片後面附上這些模特身高、體重和三圍數據,同時要求觀看者將自己身高、體重、三圍填寫後與模特數據作對比,果然,本來是一次開心的欣賞變成了各種不順眼、不開心和嫉妒恨!
同理,為什麼很多人炒股的幸福感很低?因為他們容易落入比較的陷阱:由於股票系統是公開的,即使掙錢了還是能夠看到其他人可能比你掙得更多,後悔自然開始。
選擇困難症的典型例子是在店內買雪糕,某人先選了原味的雪糕後,看到冰櫃裡還有香草、巧克力、草莓、芒果、咖啡等多種口味的雪糕,看了想了十幾分鐘終於咬牙作出決定“來個原味吧”。
一切的一切,就慘在有得揀。
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