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感 悟)一隻蝴蝶的死亡
(西窗小語)巴人房屋被改成度假屋出租
(一格藍山)金 子
(第四人稱)倦與餓
(拾光者記)腦袋裡的小劇場
(幸福魔法)為曾經勇敢的自己鼓掌
(夢寐園)果汁糖
(尋樂人生)異地如廁的狼狽
(筆雯集)閑話家書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1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拾光者記)腦袋裡的小劇場

木 芹

腦袋裡的小劇場

    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胡思亂想,我就屬於那種腦子靜不下來的人。即使是在睡覺前,腦海中依然會不停上演各種小劇場,充斥着紛亂的思緒。

    腦科學家的研究說,當人類大腦不需要全神貫注於眼前的任務時,注意力得以釋放,我們便會進入“默認模式網絡”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放空”或“心不在焉”。

    這時候,大腦並非完全休息,而是在進行思維漫遊,探索性地展開思考和猜想。就像早期電腦中常見的彈珠台遊戲,我們的焦點在不同想法之間來回亂撞。這個過程之中,大腦會試圖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而各種奇特的想法、情緒、反省,甚至是幻想等,便會不斷登上舞台,爭奪我們的意識。

    幸運的時候,我們或許會進入頓悟階段,伴隨着一聲“啊哈”豁然開朗。然而遺憾的是,有些問題往往找不到標準答案,例如怎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或者如何才能被愛,這些開放性問題往往沒有明確的答案。

    若是陷入這些問題的思考泥潭中,大腦便會執着地反覆思索,卻始終找不到解決之道,最終導致無止境的內耗。

    舉例來說,面試前的焦慮便是最好的例子。儘管已做足所有準備功夫,心情卻靜不下來,不斷幻想着可能失敗的場景。此時,最理性的做法自然是保持冷靜,畢竟該做的都已做完了。但大腦卻持續處於焦慮狀態,產生更多令人緊張的想法。

    面對這樣高速運轉的腦袋,我也在學會如何與之共處。就像電腦運作過載當機時,就要關閉程式。當思緒被紛雜的念頭佔據時,我們也要為“腦內程式”按下暫停鍵。否則,CPU長期過載運轉,不僅機器會壞,人也早晚要被熬垮。

    木    芹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