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應努力搞好文化旅遊
(西窗小語)約旦河西岸成第二戰場
(句句是甘)金鑾殿最怕售票處
(斷章寫義)沒有社交的社交平台
(聲色點擊)從一縷到星星
(菁菁樂道)友人如書
(榕樹頭)濃濃的故鄉情
(夢裡聽風)雀仔園 千人宴
(筆雯集)有家歸不得的無奈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3月1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夢裡聽風)雀仔園 千人宴

谷 雨

雀仔園    千人宴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剛來澳門時,我和父母住在水坑尾昇平里。弟弟當時在內地讀大學,家裡只有父母和我。我那個房間有很大的窗,窗外是聖羅撒中學的操場,父母那間房有個小陽台,非常小的陽台,只能曬曬衣服,放個拖把之類的。

    大概兩三年後,我們又在水坑尾買了一個複式連天台的單位,窗外便是雀仔園。這裡比起面對聖羅撒操場的昇平里要熱鬧得多。樓下街市、餐館,日日夜夜幾乎都有人聲和油煙的氣息。每年土地誕,福德祠更是熱鬧非凡,唱大戲的聲音延至深夜。

    熱鬧歸熱鬧,我卻從未去聽過大戲。除了買菜,幾乎沒有真正走近過雀仔園。父母過日子節儉,極少去飯店吃飯。一到周末,他們最愛叫上我一起去三盞燈或者營地街市——當時不過五十歲左右的兩位新移民嫌雀仔園的東西貴,種類不多。現在想來其實應該貴不了多少,只是節儉慣了的他們,在周末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寧可多走路,跑遠些的地方買更便宜的菜和水果吧?

    在雀仔園住了十年,女兒出生時,也在雀仔園父母家住,直至買了現在的住處。近些年,有時剛好走過時碰上雀仔園土地誕,見此處的宴席人聲鼎沸,心想,也許有一日,我也能來湊一下這熱鬧?

    這一天終於來了。幾位筆友跟着雀仔園老街坊林中英姐參加了今年雀仔園福德祠值理會敬老聯歡宴。雀仔園周圍設宴一百○五席,過千人出席了這盛大的街宴。

    做一千多人的飯,一定好吃不到哪裡去吧?等候時大家都這麼想。但是,從第一道湯到最後的荷葉飯和長壽麵,每一道出品都非常棒。就連多人宴會上最難做的蒸魚,都很有水準。不知道請的是哪家的廚師?真是好吃得兒子開門——好吃到家了!

    谷    雨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