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度一生
《老子》十二章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文中說的“口爽”,並非好事,而是一種口病。引申為傷、亡。喻味覺之差失。還有馳騁畋獵,即縱橫奔走,其實指縱情於畋獵禽獸,會使人心放蕩而不可制止。舉凡難得的東西,都會傷害操行。《老子》得出的結論是:“為腹不為目:但求溫飽,不求縱情於聲色之娛。”
吾友於港,偶見食肆門外有一聯,對仗工整,世態亦深,堪稱佳作。聯是這樣的:
醬醋油鹽調百味;
酸甜苦辣度一生。
的確,以醬醋油鹽可以調出百味,依《老子》所說,五味已令人口爽,如今調出的是“百味”,爽之又爽。下聯把眞相反映出來,人生就像打翻五味架,所以說“酸甜苦辣度一生”。
人越老越感覺到其中哲理,就以五味而論,甜畢竟是最佳味道,但在五味中它只佔一席位,有些人更不宜食甜,則這唯一的美好享受都被那病魔禠奪,餘下的就只有酸、苦、辣、鹹,就此度過一生。
話得說回來,人生除了鹹、酸、苦、辣之外,某些人還有一份香。那就是宋人葉夢得《臨江仙》說的:“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不過香則香矣,它出自嚴寒。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