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 · 急才 · 鬼才
有幾個人們常提起的名詞:天才、急才、鬼才,都是能引起話題的。
當然,排在首席而深受稱許和艷羨的,應是天才吧。不過,天才的定義也似乎相當難以“鑒定”,而且,天才怎樣產生?天降乎?時來運到乎?
那麼,退而求其次,談到另一類有“才”之士吧。且說:急才這一稱號,也是相當受到讚許的。怎樣才能被認為是急才?應指:在緊急的時間內,能化險為夷甚至錦上添花者也。
出自《世說新語》中的“倚馬可待”——確是十分形象且有動感的比喻。能有這種文思敏捷,大可比得上現代的“速遞”,一“落單”(出題)馬上便“送貨上門”(交卷)。如王勃寫《滕王閣序》的神速一樣,一邊寫,一邊有求索者在等待,一席酒未完,他的驚世之作便完成了。這應該算是急才了吧。當然,野史中的急才還有不少,如“閉門推出窗前月”的上聯,不是“急才”怎能馬上就配上“投石沖開水底天”這樣“臨門一腳”的“妙傳妙射”呢?
另有一種被稱為鬼才者,這並不是正宗的稱號,但也能引起一些有趣的話題。當然,鬼才有古靈精怪,出奇制勝的含義,卻不代表一定有堅實基本功和專業修養。
至於更通俗一點的,衆所周知,在戲曲範疇內,有“執生”、“爆肚”……這些和鬼才有關的趣談。當然,許多人都會明白,這些也只是用來“亡羊補牢”或“嘩衆取寵”的小技而已。
說到底,學識和本領,都只能從努力不懈的積累產生。語云:“天才出於勤奮”、“梅花香自苦寒來”,值得深思也。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