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長歌行)男人的面子
(散策人間)苦瓜汁 不加糖不加冰
(二弦)天才 · 急才 · 鬼才
(斷章寫義)從哪吒看成長的勇氣
(聲色點擊)王府井的叉燒 白切雞 鴨腳包
(杏林外史)皇宮內的安慰劑
(古今亂炖)走馬燈似的美食
(宇宙園丁)隔壁的房間
(筆雯集)酸甜苦辣度一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2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杏林外史)皇宮內的安慰劑

譚健鍬

皇宮內的安慰劑

    自從服“仙丹”後,泰昌帝的病似乎一下子被驅走了一半。接下來,他居然還有兩次走出了殿門,當然是被攙扶着的。儘管如此,方從哲的心腹幕僚及太醫院的太醫都異口同聲否定“仙丹”的作用,認為這只是皇帝自我感覺良好而已。無奈皇帝本人堅持要服紅丸,而方從哲迫於壓力,只好順從。

    第三天一早,泰昌帝就派人催藥。方從哲無可奈何地將李可灼帶去朝聖,紅丸自然被獻上。李可灼看泰昌帝服罷藥,就跪請他上床休息。泰昌卻不在乎地擺了擺手說:“用不着,朕今天精神很好,李愛卿獻藥有功,來日定當封賞。”

    當天夜裡,皇帝突然駕崩了。

    其實不論是我們這些站在上帝視角來分析的人,還是當時的事件參與者,只要有常識都知道紅丸不會有用,至於有沒有毒,那是另一回事。

    那麼,皇帝為何一開始會覺得有效呢?

    也許這不過是安慰劑效應。安慰劑效應又名假藥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其症狀得到紓緩的現象。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心理反應。

    實際上,人類使用安慰劑的歷史已相當悠久。早在抗生素發明以前,醫生們便嘗試給病人服用一些明知無用的粉末,而病人還滿以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最後在其中某些病例中,有的病人果真奇跡般地康復了,甚至還平安地度過了諸如鼠疫、猩紅熱等“鬼門關”。

    遺憾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安慰劑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療效,而真正意義上的治療卻被耽擱了。不過在古代,某些疾病確實無法根治,比如結核,只能看病人自身的免疫力了。今天,有關“安慰劑效應”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解釋仍是一個難解的謎,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但人類的心理作用的確能影響生理,例如安慰劑能引起大腦分泌內啡肽這種化學物質具鎮痛效果。

    (三之二)

    譚健鍬

3上一篇  下一篇4